218. 出嫁(二) -----晋.江文学城独……
�门的空地上铺着红布,二十七个新娘披着绣了大红喜字的红盖头,由粗使婆子一一背到红布上站着。

  新娘们把手里的如意朝上,这样正好能露出刻着的花纹。新郎们则站成排,然后挨个寻找着与自己手中如意一式的花纹,好以此找到自己的新娘。

  对面一个个笑得咧嘴的百姓们,都直呼这样的接亲仪式实在太有趣。

  小六子眼睛最尖,很快就找到了同样刻了一朵桃花的木如意。

  他忙走到桃花的身边,与她并排站着,只是心里又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找错了人。

  于是,小六子对着红盖头轻轻喊了声桃花,听到盖头下的人儿“诶”了一声后,他才真正放了心。

  小六子是自己驾了马车来的,心情激动的他,还特地买了红绸在马车厢上系了一对大红花。

  刚刚到了府衙时,小六子就直接给林远秋磕了好几个响头。

  等再抬头,小伙子已是泪湿了眼眶。

  想他一个无父无母的穷小子,若不是知府大人的小县大城之策,这会他恐怕除了城里的小租屋,剩下的就是村里的三间门茅草房了。哪还有如今整洁漂亮的城中小院。若不是知府大人,这会儿自己更不可能娶上喜欢的媳妇了。

  而边上的几名衙差,在听到小六子嘴里的“小县大城之策”时,朝他们的知府大人是看了又看。

  几人心说,他们石洲府的“小县大城”怎么还没开始啊。

  爆竹声声,锣鼓阵阵,很快到了新娘该上花轿的时候。

  就在众人以为接下来新娘子由媒婆搀扶着上轿,然后送嫁仪式就到此结束时,却见所有新娘齐齐朝着知府大人跪下,而后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

  这是出嫁女拜别父母的礼,众人见了,心中都极为震撼。

  包括此时站立在旁的高同知和钱通判。

  都说一方官员即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在高、钱两人看来,今日新娘子们把林知府当作父母来拜别,实在太恰当不过。

  话说,林大人为她们所做的一切以及思虑的周全,绝对担得起她们的这一拜。

  一抬抬大红花轿,随着吹吹打打的鼓乐声离开了众人的视眼。

  很快,整个衙门口只剩下了遍地火红的爆竹屑儿,虽是这样,可街对面的百姓们却舍不得离开,总有种意犹未尽之感。

  不过也有步履匆匆的,那就是说书先生,对他们这些评书之人来说,抢得头筹尤为重要,今日的奇闻该怎样说,该如何讲,几人早已腹中有稿。而此时他们要做的,就是快快评书与世人知晓。

  于是,不出一日,周边县城的许多茶楼就响起了说书先生洪亮高亢的评书声:“五霸七雄闹春秋,顷刻兴亡过首,青史几行名姓,北芒无数荒丘。旁的古文咱不论,且把奇谈说你听,话说,石洲辖内有山唤巫,其旁为桃、尢两屺,又说石洲林知府,曾是永宁有名人,杀得山戎三千贼,小县大城安民策”

  林远秋自然不知,一场集体送嫁仪式,竟让说书人当作奇谈评书与了众人。更是不知,才一个多月时间门,此一奇谈就传到了京城,以至于后来他的老师还特地写信过来询问事情的详细经过,以满足他难得爆发出的好奇心。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