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砚台
�趁着现在光线好,先把今日的三张大字给书写出来,不然等到了天黑,就啥都看不见了。

  至于点油灯,可不是想点就能点的,吴氏可卡着各房的灯油呢。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林家有四盏油灯,老林头夫妻和三个儿子房里各一盏,只是在他们家,点油灯的时候不多,毕竟一斤灯油得花一百文,若非必要,谁舍得用。

  至于晚上起夜啥的,就像吴氏说的,那窗户纸不是透着光嘛。

  听到儿子要写字,这下可把林三柱激动坏了,原先儿子每日上下课在族学,林三柱还真没有自己儿子是个读书人的实质性概念。

  可这会儿,书纸笔墨往炕上一摊,给人的视觉冲突就不一样了,也就在此刻,林三柱才惊觉,自家也是有读书人的人家了。

  和其他不识字的农人一样,林三柱对能读会写的读书人向来崇拜,如今自家儿子也成了这样的人,能不让他兴奋吗。

  “乖娃,爹这就去拿大炕桌来!”

  话还没落音,人已经跑出房门三米远了。

  于是,正在房里搓着麻线的吴氏,就看到三儿子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接着一把抱起炕上的矮几,只匆匆留下一句,“爹,娘,我家狗子是读书人了!”

  然后“唰”的一下,跑没影了。

  吴氏:“他爹,老三刚刚说啥?”

  老林头敲了敲烟袋锅子:“他说狗子是读书人了。”

  吴氏发懵,小孙子不是早在半个月前就是读书人了吗?

  难道自己记差了?

  而这边,拿出白纸正准备开工的林远秋,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没有砚台!

  这可怎么办?

  没有磨墨的砚台,就没有墨汁,没有墨汁他还怎么写字啊。

  林三柱也傻眼,他是压根没想到还要买砚台的事。

  不过就算想到了,自己也拿不出银钱来买。

  “别急,你让爹爹好好想想!”

  林三柱虽不识字,可砚台长啥样,他还是知道的,族长家就有一个,前不久他刚见过呢。

  要林三柱说,其实砚台就跟装糕饼果子的盘子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个盘子能让墨条打出墨汁来。

  林三柱在屋里转着圈,心里想着,到底什么东西既能装墨又能磨墨呢?

  盘子倒是能装墨,可磨不出墨来啊。

  对了,他想到了,林三柱一拍脑门,飞快往厨房跑去。

  没等林远秋下炕跟过去看看,很快林三柱又跑了回来,“狗子,你看看爹爹给你做的砚台!”

  说着,就把自制的“砚台”放到了矮几上。

  只见,一个巴掌大的陶碟,碟子里摆放着半块磨刀石。

  一起拿来的还有小半碗水和一个小汤勺。

  没等林远秋想明白关窍,林三柱就舀了两勺水在磨刀石上,然后拿起墨条一圈圈打起墨来。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