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家人 家人
�猪。”

  他昨晚仔细想过了,猪肉不会凭空出现,还得从基础下手,这头大花猪就是第一个实践对象。

  “猪哪能长成八百斤,这头养到年底能有个两百斤就不错了。”赵娟娟无奈摇头。

  赵云清坚持道:“姐,你要给它定一个远大一点的目标,这样它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一不小心就会长到三四百斤。”

  要是他只说三百斤,万一大花偷工减料,只吃到两百斤呢,那岂不是亏大了?

  拍了拍猪脑袋,赵云清再次说道:“好好吃饭,好好长肉,优先长大肥肉。”

  好话强调了三遍,赵云清才背着手离开了。

  赵娟娟疑惑的抬头,嘀咕道:“弟弟是不是真的有点神神叨叨。”

  这天上学的路上,赵云清坚持要从稻田边绕着走。

  路过稻田的时候,赵云清双手叉腰,大声喊道:“今天一定会大丰收。”

  稻田就是他第二个实践对象,养猪有肉,种地有粮,红烧肉配米饭齐活。

  “弟,你干啥呢?”赵媛媛奇怪的问。

  赵云清解释:“姐,听人说只要咱们每天喊大丰收,就一定会大丰收,来,咱们一起喊。”

  “要喊你喊,我可不喊,别人听了还以为我发疯了。”赵媛媛连忙拒绝。

  赵云清解释不了就不解释,连喊了三声才跟上去。

  “二妹,你说得对,咱弟是有些神叨。”

  姐妹俩对视一眼,都觉得这孩子大约昨天吓坏了。

  “算了,弟弟要喊就让他喊吧,丢人总比憋在心里好。”

  他们还以为赵云清是一时兴起,哪知道接下来几天,小孩把这事儿当成了吃饭喝水,每天必定是要做一遍。

  王春花倒是觉得奇怪:“这孩子咋忽然对猪说话了,这猪还能听懂?”

  “孩子乐意说就让他说呗,反正说说话又不费事。”赵建国觉得无所谓。

  久而久之,赵家人都习以为常了。

  金水大队的人也发现了这一点,一开始觉得奇怪,后来开始打趣。

  比如瞧见赵云清,就开口问:“阿清,大花今天可听话,涨了几斤肉?”

  还有的更加促狭:“阿清,这块地的稻子今天不太精神,你快来喊两声让它打起精神来,别耽误我们大丰收。”

  大家伙儿都觉得有趣,毕竟一个白白嫩嫩的小孩一本正经的喊话,别提多有趣了。

  赵云清鼓起脸颊,他这是为整个大队谋福利,奈何别人不理解。

  他哼了一声,板着脸赶紧跑了。

  赵建设看了也笑,还说:“哥,阿清肯定是跟你学的,谁让你老是带我们喊口号。”

  老王头就说:“别说还挺有用,你们不觉得今年稻子长得特别好吗,穗头都沉甸甸的。”

  刘红新不同意:“那是用了尿素,跟小孩儿的话有啥关系。”

  “刘红新同志说得对,咱们要相信科学,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