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演绎 狐狸求亲和弹棉花之歌
��大许多。如那厚重的木柴,似她这般纤细弱小的女子,过去皆是背得极为吃力,如今却轻而易举便能扛起。”

  “棉娘秉性良善,在有了这般能力后,便也没少帮助村中弱小者。”

  “村人无不夸张棉娘,心中早有猜测的棉娘,在进山砍柴之时,便也时常会去到初遇狐狸之地,虔诚供奉一番。”

  “自名声传出后,家中便时常会有媒婆上门。这天,便也是如此,有一媒婆便笑着言道要给棉娘说一门极好的亲事。”

  “棉娘也如往常推拒,言道她家父母只她一闺女,若她出嫁,父母将无人照料。”

  “不料,这次的媒婆却笑道,男方早知晓这事,更是被棉娘这般至孝的品德感动,因此对方愿意上门,一同照料棉娘的父母。”

  “棉娘惊讶,待到二人相看时,她再次询问那位郎君,当真没有一丝不甘愿?”

  “只听那位郎君却道:棉娘,我自是十分甘愿,只担忧你是否愿意。”

  “原来这位郎君竟是那位狐妖在吞食蛇妖内丹,法力大增后所修出来的人身。这些时日也确实如棉娘猜测的那般,狐狸为报恩情,一直跟随棉娘身边,用法力在帮助她。”

  “在帮助的过程中,狐狸又被棉娘的善良所吸引。”

  “棉娘未曾想它竟是一直以来相助自己的狐狸幻化,便不禁欣喜点头。”

  “成婚这日,狐狸还给心爱的棉娘送来了一份意想不到的聘礼。”

  “原来这狐狸知晓棉娘良善,心中一直惦记乡亲们如何渡过这一冬季的严寒。它便去恳请家族长辈和姐妹兄弟,最后在众狐狸的合力施法下,竟摘取那天上的白云下来,幻化做保暖的织物。”

  “因着此织物是狐狸赠予心爱之人的聘礼,便还为其取名为——棉花!”

  “却说这棉花,入手软绵,纺织可做衣物,比之葛麻织物更为柔软舒适。将其弹成厚实的重衾,比之丝蚕也更为保暖!”

  “柏州百姓得此棉花,果真顺利渡过这一年的苦寒。”

  “再说那狐狸,此举本只是为求取心爱之人。却未曾想,棉花救助百姓所带来的大恩德,竟让它和它的族人们都功德圆满,修得正身!”

  “飞升那日,只见天降祥云,狐狸携带棉娘一同在这吉光照耀之下,飞升成仙。”

  说着,说书先生停顿下来,再重重一拍手中醒木,激情昂扬道:“自此,人间百姓多了棉花保暖,也留下了一个《狐狸求亲》的传说。”

  演绎台的另一边,一直都在不停弹棉花的两个汉子,这时便紧随其后,扬声唱起歌谣来。

  “弹棉花喽弹棉花!

  半斤棉弹出八两八哟!

  旧棉花弹成了新棉花哟!

  弹好了棉被姑娘要出嫁……”(2)

  伴随着这一声声嘹亮的歌声,再配合汉子们弹棉花时所发出来的一声声的弓弦响动下,一片片雪白的棉花也开始飞扬起来。

  不禁让围观的众人恍若好似看到,真是有那么一群狐狸做法,把天上的白云弄下来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