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5 章 番外·后世直播2
,皇上应当也不会生气,便点头应允了。

  她那会儿……终究是心软了。

  石氏恍恍惚惚地倚靠在炕上,透过南窗去看那天上流转的光,她飘远的思绪是被天幕再次响起的声音拉回来的,天幕那嘻嘻哈哈的女孩儿的声音继续说道:

  【还有一个点,太子妃石氏是仁徽帝登基前以太子妃的身份下葬的,所以她一开始就没有葬在妃陵中,而是葬在一群亲王和亲王妃陵墓群的南侧,孤零零一个小山包。后来仁徽帝登基后,有礼部和宗人府的大臣上奏问要不要将石氏挪到妃陵中,结果被仁徽帝一口否决,说既然安葬了那么多年,何必打搅其阴灵。大臣们便唯唯诺诺地退下了,后来也一直没有迁坟。等靖安帝上位,大战在即,就更想不起那件事了。后来还是在长泰帝时期,守陵人上奏禀告石氏的坟墓漏水严重,一场山洪下来已经快塌了,请皇上拨银修缮,大伙儿才记起来原来那儿还有个太子妃陵呢!于是又有大臣建议要不要顺道挪进仁徽帝的妃陵中去,结果你猜永瑾怎么说?他真是个小可爱。】

  石氏听得牙关都咬紧了,捂着胸口摇摇欲坠——太子都废了,她早就想到了自己死后不会很风光,但却也想不到竟会如此?陵寝漏水?虽说那是另一个世道的事,但只要细细一想,日后她只怕连太子妃的规格都轮不着,要以亲王妃之礼下葬了,那不还是葬在亲王妃陵那一边么?

  【史学家对永瑾这个皇帝是批判得多、称赞得少的,毕竟他不算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皇帝,他在政事上大多依赖他的好皇叔、辅政大臣、雍郡王弘历的教导,而生活上他也很随意,斗蛐蛐、画画,还喜欢收集古董字画,说起来并不如他的爸爸、爷爷一般节俭。但作为屁民,大伙都很喜欢他的耿直,up在搜集他资料的时候,看到他批的折子经常忍不住捧腹大笑。而在申请修缮太子妃石氏的陵寝的折子上,他是这么批的:】

  【“何人也?朕不认得!罢了罢了,既是亲戚,且将漏水之处略作修补尽点心就是了,不许多花钱。”——这是永瑾批在折子上的原句。哈哈哈亲戚!6还是你6啊永瑾!】

  【除此之外,在长泰帝流传与后世的家信和奏折里,最常见的就是与雍郡王的对话,长泰帝便有了诸如“皇叔何时归来,朕好想你”、“这是朕今日课业,请皇叔批阅”、“皇叔久坐腰痛,朕寻来偏方,赐予皇叔,皇叔记得常用。”之类的金句。呜呜呜,什么都磕只会害了我!可我忍不住啊!】

  不仅是石氏,在康熙五十一年这个时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呆呆的表情。

  康熙更是不忍直视地扶住了额

  头。

  哪个皇帝是这样批折子的!康熙忍不住回头对胤禛怒斥道:“既然是弘历教他(),怎么还教成这样!你这个当阿玛的可得好生教导儿子才是!

  是≈hellip;≈hellip;唉?胤禛下意识磕头?()_[((),磕完才回过神来,不对啊,皇阿玛是不是乱了啊!咱们这还没永瑾呢!太子爷都已经关进咸安宫里了,日后也不会有什么雍郡王了啊!

  胤禛被骂得一脑门子汗,天幕提到的“雍郡王”弘历还趴在奶母怀里喝奶呢!但很快他面色又骤变,弘历细究起来是他的第五子!既然那个时空是他继承了爵位,那只有一种可能:他前头四个哥哥都夭折了!在这个时空,胤禛已经失去了弘晖、弘盼、弘昀,难道连弘时也早早没了吗?胤禛几乎身子一个打晃,跪都跪不稳了。

  【好了,扯了那么多,我们终于要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