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9 章
��过来,工人、技术和原材料都是准备好了的,设计出式样来直接找人开工就得了。

  然而放眼到南都这个巨大的经济体上,五十万钱又太少了!

  区区五十万砸下去,连个水花都漂不起来!

  “要想让南都通宝流通出去,那初次外发的数量就一定不能少,八千万钱……算了,还是五千万钱吧。”

  李元达有些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时间不等人啊。”

  朱元璋见状,兴致勃勃的提议道:“我早就告诉你,可以学咱发行一点宝钞救急,你偏不听,现在头疼怪谁?”

  遥想空间里人才济济,卧龙凤雏,英才辈出,此言落地,居然无人应声。

  连李元达都给蚌埠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刘彻才迟疑着竖起了大拇指:“老朱,大经济学家!”

  在他之后,李世民迟疑着竖起了大拇指:“大明宝钞,谁用了谁说好!”

  在李世民之后,嬴政迟疑着要不要竖起大拇指,想了想自己的节操比前两个人宝贵得多,遂作罢。

  闷声不语。

  李元达笑了两声,没接这茬儿,见到许景亨之后,倒是思忖着开了口:“我想对外征收商税,较之现在的商税标准,略微提高一点。”

  许景亨先是下意识想要规劝。

  要想将南都通宝流传出去,那些走南行北的商人们要发挥的作用可不算小,赶在这时机提高商税,虽然以当下的政局乃至于商业局面来看,他们还是会如先前一般往来南都,但是心理上或多或少会有些抵触。

  因为这很像是软刀子割肉,偏他们还没有反抗的能力。

  当然会给,但同样也会生怨。

  如今南都的经济局面还很乐观,库里钱帛充盈,若是为了创收下达这样一道命令,便稍显不明智了。

  可是他很快又想,节度使不是那种会乱来的人(?),此举一定另有深意。

  短暂考虑一会儿,许景亨眼前一亮:“如果你是打算借机清理一部分胥吏的话,我这儿倒是有个法子,同你的计策不谋而合!”

  李元达欣慰颔首:“我正是这个意思!”

  如今南都对外征收的商税其实并不高——李衡小地主家庭出身,也有着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通病,没那么看重商业。

  至于所谓的商税,也就是天下各地的平均水准,不算少,但也不多。

  而许景亨早年不济的时候甚至于卖过枣,他是知道商人的狡诈和难处的,所以在主政之后,也没有提高商税,以此增收。

  因为他知道,商人的利润大概就是售出价减去成本,可实际上,商人拿不到那么多。

  因为还要应对胥吏和官员们的层层盘剥。

  甚至于手中的利润,要吐出去将近一半,剩下的那一半,才能落到自己手里。

  节度使提高商税的内中深意,他已经心知肚明,这不是要给商人加压,相反,是要

  给他们减负。

  南都制定出统一的商税征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