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性子温顺柔弱,别吓出病来。

  谢云初撩眼看着丈夫,他眼底含着笑,她纳闷道,“您好像没有不快?”

  王书淮稍稍抬眼,面颊隐在忽明忽暗的灯火下,“逼着长公主当众承认我嫡长孙的身份,何乐而不为。”

  这不仅仅是昭告世人,大房鸠占鹊巢,亦是jing示三房,即便他们是长公主的儿子,可国公府的长房嫡枝是二房,长房嫡孙是他王书淮,这是血脉正统,不容亵渎。

  除此之外,他还有更深的谋划。

  谢云初看着丈夫胜券在握的样子,无话可说。

  远处突然传来珂姐儿的哭声,夫妇俩不约而同往回走,行至岔路口,往左是春景堂,往右是书房,难得一个和煦的夜晚,谢云初没有邀请王书淮,王书淮也不曾驻足,他回了书房。

  今夜是明贵值夜,他小心替王书淮倒茶研墨,伺候王书淮书写,大约是半个时辰后,后院照常送来参汤,明贵递过去时,忽然有意无意提醒王书淮,

  “二爷,您有没有觉得少奶奶近来不同了?”

  王书淮犹在写信,头也未抬,“哪里不同?”

  明贵担忧道,“以往您在府上,少奶奶总要亲自来送羹汤,不仅如此,还要给您研磨,可谓是红袖添香”

  王书淮听到“红袖添香”四字,锐利地抬起眼,吓得明贵脖子一缩,他倒是脸皮厚仗着有来头不怕王书淮责备,硬着头皮道,“而且小的觉着,少奶奶已许久不曾给您做衣裳了。”

  过去每月都要送两轮衣裳来,这两月丝毫不见动静,导致他今日整理王书淮衣柜时,发现主子已许久没有新衣裳穿了。

  明贵话里话外就是告诉王书淮,谢云初没有过去那么在乎他了。

  王书淮脑海浮现妻子眼眶泛红的模样,她一向克谨,慌成这样极为少见,哪里是不在乎他的样子,于是将信搁下,严肃地看着明贵,

  “她是府上的当家少奶奶,平日要操劳中馈,哪有这么多闲工夫做衣裳,不是还有针线房吗?以后衣裳的事不必再烦劳夫人。”

  明贵倏忽闭了嘴。

  翌日晨,旨意正式通过圣旨传到王府,王书淮接了旨意随后去皇宫谢恩,木已成舟,二房无反抗的余地,姜氏告病不起,其他人均忧心忡忡。

  西楚靖安王与国公爷王赫是老对手,靖安王提出此次大晋之旅让国公爷陪同,国公爷欣然同意,不仅如此,国公爷甚是沉得住气,无论靖安王如何挑衅皆是泰然自若。

  倒是朝臣坐不住了,各部尚书惜才,担心王书淮这样的旷世奇才折戟在西楚人手下,纷纷来国公爷跟前当说客,让他想法子阻止二人比武,哪知国公爷只是云淡风轻摆摆手,

  “大丈夫顶天立地,何惧生死?”

  王书淮亦是每日照常在户部上衙,该做什么便做什么,祖孙俩气定神闲,倒是叫旁人暗暗焦急。

  转眼到了五月初一,国公爷不曾回府祭祀,王书淮也忘了与谢云初的约定,谢云初更不会在意,比武在即,夫妻俩都没有把这一次的错失当回事。

  比起王书淮,谢云初反而更担心弟弟突然回府,连着数日遣人盯着城门口与谢府,确定谢云佑不会在王书淮寿辰前赶回,谢云初心里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