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十年里年年高三,礼貌吗?
��相授”,许烟杪回味了一下高三的头悬梁锥刺股,保温杯里天天大浓茶,那苦味仿佛现在还在嘴巴里残留,便礼貌地微笑:“此言有理——待某细细思索一番,学派之事,不容马虎。”

  一众官员:“……”

  许郎,你变了,你都会打太极了!

  到底是谁教坏了两年前那个纯真的许郎!

  许烟杪低头看到自己桌上有两本书:“这?”

  “权公和季公教我等转交的。”

  许烟杪拿起书就认真地翻阅。

  有官员下意识脱口而出:“你不是……”

  立刻被另外一个人拽住袖子。在对方发出疑问之前,压着嗓音说:“许郎的态度一向很好。”

  就算他不想加入任何一个学派,他也会尊重权应璋和季岁,并不会直接把他们送的书扔去柜子里吃灰。

  *

  两位大佬分别给了他一本各自学派经典的注解。

  如果说原来的经典可能有两千字,那注解出来,至少能两万。

  其中一本是《礼记》。

  许烟杪翻了一下。

  “子曰: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

  “《中庸》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心即中未发,仍在心内。是以喜怒哀乐仍在未发之中。”

  “勿将之记成‘心中’,若是心中,则中已发,动乎情,与子义不符。”

  “何为安仁?《论语》有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所谓中心安仁,便是……”

  “啪——”

  许烟杪把书合上。简直一个头两个大。

  【怪不得说皓首穷经,很多人一辈子只能读完一本。这就是一字一义,咬文嚼字吧?】

  【而且这样的释义,还有其他版本……】

  汗流浃背了属于是。

  许烟杪闭了闭眼,再翻开书时,手指都在抖。

  【学术这种东西,还是太可怕了……】

  “许郎!”外面有人喊:“黎尚书寻你!”

  这下所有人都能看到许郎从椅子上站起来的速度有多快了。

  他火速出门,抓住喊人官吏的手臂:“是科举的事吧?走走走!这种大事绝不耽搁!”

  至于那两本书,就被他放在自己的案几上。

  ……

  兵部尚书听见门口有骚动时,抬头一看,讶然:“许郎竟来得这般快?”

  许烟杪问了一句能不能开窗,得到允许后就把窗户推开。冬日的风刀割般刺人,但很醒神。随后他才解释:“怕耽误事。”又问:“尚书寻我是为了甚么?”

  兵部尚书将人拉进内室后才反应过来是多此一举,但是也懒得再把人推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