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
  主殿里,每位官员已经带着各自的家眷站在各自的位置上等着开宴,各大王爷也站在前方,他们等到晚宴结束才能去福寿宫里贺寿。

  像林清这样的九品司匠只能带在夙清宫里,能参加宫里晚宴的官员资格都要在正三品之上才可,若林清是个小太监倒也是能在八皇子一旁侍奉布菜,司匠这项职务在宫廷里算是一个异类,这项原是开国先祖因为征战时期一名花匠对其有着救命之恩,才在宫里设立这项官职算是对当初那名花匠的报答之情。因为宫里后妃的避嫌,一般司匠都是有着严格的编名制度。

  言晔晚上跟着言晋离开时只能带上李公公和宫里还算是懂事的小宫女。

  晚宴即将开始,皇帝带着后妃在主殿之上落座着,七名皇子按照辈分对面而坐,接着就是皇室贵亲,在排尾之处才是官员按照官位排着顺序。

  “恭贺太后福寿之至。”皇太后扶着一名太监的手走出来时,众位大臣和皇子皆走在过道上下跪祝寿。

  “起身吧,今日中秋佳节,本来就要乐呵乐呵,作甚么严肃。”皇帝扶着太后在主座上坐下。

  “谢太后。”众位官员都是喜气洋洋的坐落在各自的位置。

  言晔安安稳稳的坐在七皇子旁,言昇上挑着眼睛看着言晔道:“没想到八弟能参加今年的寿宴。”

  言昇桃花眼含情,似笑非笑的模样让旁边的小宫女羞红了脸,虽然是十四岁的年纪,但是个子蹿高身姿挺拔的模样已经出落着多情公子的架势。

  “嗯,我也没想到居然能参加皇祖母的寿诞呢。”言晔眨巴着眼睛看着言昇。

  言昇见言晔还是一副懵懂孩童的模样,不觉有些无趣,便自酌自饮起来。

  殿上乐坊的歌姬开始翩翩起舞,丝竹之声萦绕不绝。官员们在各自对酒说话着,时不时站起身向着太后和皇帝敬酒。旁边的家眷也是乖巧的布菜着。

  言晔食不知味的咀嚼着嘴里的糕点,眼神望向对面正坐喝酒的武王言辙凌,言辙凌不同其他王爷都有着王妃的陪伴,只身一人的喝着酒,面色肃然的一杯接着一杯,似乎是要把这里的酒都给喝完。

  武王常年不在京城,在五年前就被皇帝派遣到滇江之地看守边疆,虽然挂上了将军的名号,却没有任何实权,在西南之处只是个傀儡。

  言辙凌似乎感觉到对面人的凝视,抬起头看向言晔。杯中的酒停在半空,嘴角扯出一抹僵硬的微笑,言晔连忙低下头继续吃着桌上的菜肴。

  言辙凌看着言晔慌乱的小动作,眼神里透露着满满的心疼和愧疚。他常年在西南边陲之地,也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过的好不好,但每年寿诞回来都不见踪影怎么会过的好,清瑶在地底下应该很恨着自己,言辙凌苦涩的喝下杯中的酒。

  言晔低着头,嘲讽的低笑起来。武王!谣言中和他母妃私通的人,前世在边陲之地得到他不少的助力,但是也是因为这个人,自己的母妃被逼自尽。前世他曾想要查明当年的真相,最终还没等自己登上皇位弄清一切,却和母妃一样含恨自尽。

  皇帝坐在上位看着下面的一切,面色难看。皇后在旁边掩着袖子喝着杯中的白玉琼,和善的面容里却透出一丝凌厉的气势。

  此时的夙清宫里,林清端着小板凳抱着大黄坐在花丛中,大黄瘫软在林清怀里,哼唧哼唧的叫唤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