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64章 困境与方法
��的东西,戈地图这种流氓的思维非常简单。

  苏联是独立的大国,不是那些连雇佣兵都打不过的垃圾国家,体量也比日本大得多,双方经济进行深度结合,只要苏联不是太愚蠢,基本面就都是赢的,就像后来韩国与东方大国经济进行深度结合,这不仅对于双方都有好处,而且韩国在经济上成为了东方大国经济圈的一部分,在政治上反而趋于一同。

  至于日本挣到的钱,那是小意思,一来跑不了,二来这个世界没有光吃好处不付出的好事。

  当然日本要想与苏联的经济结合中占据上风,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大手笔进入苏联,然而日本没有也不会有这个胆子。

  日本胆子小一点,苏联就少赚一点,日本要是胆大包天,美国会收拾日本,戈地图根本就不用操心,越是与日本经济合作,哪怕让日本发财,日本就有可能被美国收拾的更惨,因为很多时候这是个不讲理的世界。

  那么未来几年,远东的经济将是一个很不错的增长点,共青团志愿者的建设,与东方大国的经贸合作,日本的投资建设,从中锤炼出来的干部。

  经济这盘棋的第一步算是走出来了。

  刚刚签完与日本的经贸协议,戈地图在办公室里打了一个哈欠,为了避免经济出错造成政治动荡,戈地图只能拼命补充自己贫瘠的知识,小心再小心。

  苏联养了几万只的叫兽,里面拥有真才实学的还是相当多的,戈地图从各大院校抽调的智囊团,为了获得总书记的赏识从而飞黄腾达,也是没日没夜地为总书记整理报告。

  这让戈地图眉头紧锁,明白他面临的经济问题有多么的棘手。

  苏联的经济问题如果真要追溯根源,应该说是自铁幕演讲,英美两国联合掀起冷战,钢铁同志为了对抗敌人的封锁提出了两个世界,两个平行市场的理论。

  然而事实证明了,钢铁同志既低估了西方国家的潜力,也高估了计划经济的作用,客观条件在长时间尺度下起到的作用更大,当然这不能怪他,毕竟他们都是经历过1929年资本主义的末日审判的,在他们看来,再来个一两次大萧条,苏联就能够将赤旗插遍地球。

  好吧,即使没能如原本设计的那样,通过经济危机击垮西方国家,苏联也应该可以活得好好的,正像莫洛托夫所说,苏联的还是很有优势的,地大物博,虽然开发成本高,但是没有让敌人掐住脖子。

  这就扯到另外一点,军备竞赛,面对着美国的高压,苏联不能慢慢等着自己的工业升级,只能向西方购买高精尖设备

  而且,由于冷战高压,苏联在工业上不得不追求大而全,什么都要有,不管好不好用,起码自家都要有,毕竟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苏联还能指望美国不封锁自己吗?

  于是,工业人口不足的矛盾就爆发出来,想要维持大而全的工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维持工业体系需要的人口就越多,苏联想要以3亿人口维持住便越发的困难。

  二战之后,美国大规模下级产业释放,从而拥有充足的技术人员,保证新技术革命。

  美国能这么做是因为日本拥有一亿级别的工业人口,能够成为美国的制造基地,而苏联拥有的东德,只有一千七百万左右的工业人口。

  戈地图又不会散豆成兵,这种客观上的劣势怎么可能弥补,但还是可以做一些措施来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