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起/点流穿越效应
眼识人的美名结一段善缘却也未尝不可。哪知他才看过慕容复的功课竟又一惊,迫不及待地指着习帖问道:“慕容公子这书法原是师从哪位名家?”
慕容复自知书法写地不错,但离书法大家的水准还相差甚远。他不懂吴禧为何这般激动,只随口答道:“学生乡野之人,哪有随名家向学的福分。学生原是习的颜体,学艺不精,令大人见笑了。”
哪知吴禧听他这般所言,竟难以置信地追问:“这么说来,这字体竟是你自创?”
吴禧这般咄咄逼人的追问已是过分,四大家臣听了俱对他怒目而视。唯有慕容复仔细端详了一阵吴禧手中的字帖,忽然醒过神来,登时暗道不妙。
原来慕容复所习的是后世最为常见的宋体字,这种字体结构端庄典雅,舒展大气,与唐楷一脉相承又另有突破,可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最要命的是如今的时代,宋体字尚未正式定型问世。慕容复前世长年缠绵病榻与书本为伴,很是博闻强记,自然知道这宋体字是跨时代的产物,不该在此时出现。只是他这宋体字从上辈子写到这辈子,早已习惯成自然,竟成了他的思维盲点。而四大家臣俱是江湖武夫,看着慕容复写了那么多年也一样不明白这其中的价值。直至今日,吴禧的出现。
只见慕容复愣了一阵,方苦笑着道:“学生随笔戏作,难登大雅,何敢言‘体’?”
吴禧却摇头正色道:“这如何能说是戏作?慕容公子这手字已是自成一格,假以时日必将开山立派流芳百世。”
宋时世人皆好书法诗赋,随同吴禧前来的几位耆老听他这般推崇,即刻围了上来七手八脚地翻阅慕容复的功课,看了一会又啧啧称奇拍案叫绝,这番感叹却是比方才夸慕容复美姿容更为诚心。吴禧见了慕容复的书法,便已确信自己方才所提将慕容复的孝行列入县志并非孟浪,他见猎心喜又拉着慕容复要考校他的经义策论。
慕容复正暗暗后悔不曾发现字体的问题,可他生性要强,吴禧既然考校他功课,他也不愿故意藏拙令大伙面上无光,是以几个问题都是对答如流。直至吴禧兴致高昂地要他赋诗一首,这才赶忙推拒了去。慕容复是自后世穿越而来,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词自然也曾读过不少。穿越之后,每每提笔自行创作,想到那些名家名篇,就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可若要他剽窃前人的佳作成就自己的名声,他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因而只老老实实地摇头道:“大人见谅,学生于诗赋一道实在拙劣,就不必献丑了。”
慕容复以为吴禧听他这般所言必然失望,如今这时代,诗赋好比流行歌曲,便是市井百姓也会吟诗作对。哪知吴禧听了却是正中下怀,慕容复仪表堂堂学识不凡,若是还能将诗赋佳句随口道来,那便近乎妖孽了。如今这情况,却正便于他示好,当即笑道:“慕容公子的经义策论已是不凡,想必是于诗赋一道尚未领悟通透。好在你年纪尚幼,不急、不急!本官为官多年,未曾攒下金银却是攒下了两屋子的藏书,慕容公子若是有心向学,本官亦不吝为国育才。”
吴禧此言一出,随同吴禧而来的几名耆老眼中几乎没喷出火来。他们为吴禧鞍前马后,自家子侄还不曾有这般待遇,不想竟是让一个无名小卒抢了先手,只是转念一想慕容复那一笔字,又尽皆黯然。有朝一日慕容复金榜题名,究竟是吴禧提携慕容复还是慕容复提携吴禧尚是两说。吴禧的好意,慕容复自然明白,他虽万般不愿却也不能当众拂了父母官的颜面,只深施一礼,感谢吴禧的栽培之意。
待送走吴禧等人,阿朱与阿碧即刻齐声欢呼:“�
慕容复自知书法写地不错,但离书法大家的水准还相差甚远。他不懂吴禧为何这般激动,只随口答道:“学生乡野之人,哪有随名家向学的福分。学生原是习的颜体,学艺不精,令大人见笑了。”
哪知吴禧听他这般所言,竟难以置信地追问:“这么说来,这字体竟是你自创?”
吴禧这般咄咄逼人的追问已是过分,四大家臣听了俱对他怒目而视。唯有慕容复仔细端详了一阵吴禧手中的字帖,忽然醒过神来,登时暗道不妙。
原来慕容复所习的是后世最为常见的宋体字,这种字体结构端庄典雅,舒展大气,与唐楷一脉相承又另有突破,可算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最要命的是如今的时代,宋体字尚未正式定型问世。慕容复前世长年缠绵病榻与书本为伴,很是博闻强记,自然知道这宋体字是跨时代的产物,不该在此时出现。只是他这宋体字从上辈子写到这辈子,早已习惯成自然,竟成了他的思维盲点。而四大家臣俱是江湖武夫,看着慕容复写了那么多年也一样不明白这其中的价值。直至今日,吴禧的出现。
只见慕容复愣了一阵,方苦笑着道:“学生随笔戏作,难登大雅,何敢言‘体’?”
吴禧却摇头正色道:“这如何能说是戏作?慕容公子这手字已是自成一格,假以时日必将开山立派流芳百世。”
宋时世人皆好书法诗赋,随同吴禧前来的几位耆老听他这般推崇,即刻围了上来七手八脚地翻阅慕容复的功课,看了一会又啧啧称奇拍案叫绝,这番感叹却是比方才夸慕容复美姿容更为诚心。吴禧见了慕容复的书法,便已确信自己方才所提将慕容复的孝行列入县志并非孟浪,他见猎心喜又拉着慕容复要考校他的经义策论。
慕容复正暗暗后悔不曾发现字体的问题,可他生性要强,吴禧既然考校他功课,他也不愿故意藏拙令大伙面上无光,是以几个问题都是对答如流。直至吴禧兴致高昂地要他赋诗一首,这才赶忙推拒了去。慕容复是自后世穿越而来,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词自然也曾读过不少。穿越之后,每每提笔自行创作,想到那些名家名篇,就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可若要他剽窃前人的佳作成就自己的名声,他却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因而只老老实实地摇头道:“大人见谅,学生于诗赋一道实在拙劣,就不必献丑了。”
慕容复以为吴禧听他这般所言必然失望,如今这时代,诗赋好比流行歌曲,便是市井百姓也会吟诗作对。哪知吴禧听了却是正中下怀,慕容复仪表堂堂学识不凡,若是还能将诗赋佳句随口道来,那便近乎妖孽了。如今这情况,却正便于他示好,当即笑道:“慕容公子的经义策论已是不凡,想必是于诗赋一道尚未领悟通透。好在你年纪尚幼,不急、不急!本官为官多年,未曾攒下金银却是攒下了两屋子的藏书,慕容公子若是有心向学,本官亦不吝为国育才。”
吴禧此言一出,随同吴禧而来的几名耆老眼中几乎没喷出火来。他们为吴禧鞍前马后,自家子侄还不曾有这般待遇,不想竟是让一个无名小卒抢了先手,只是转念一想慕容复那一笔字,又尽皆黯然。有朝一日慕容复金榜题名,究竟是吴禧提携慕容复还是慕容复提携吴禧尚是两说。吴禧的好意,慕容复自然明白,他虽万般不愿却也不能当众拂了父母官的颜面,只深施一礼,感谢吴禧的栽培之意。
待送走吴禧等人,阿朱与阿碧即刻齐声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