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破局
��步就鼓起了很大的勇气,结果并没有见着人,只是等来梁九功几句转述的话,说老大成今天这样,她这做额娘的责任不小,回去反省着,还折腾什么丢人现眼?

  还别说,胤褆那性子,确实同惠妃如出一辙,都是冲动的人,康熙盖这个章也没冤枉她。

  老大老二之间会有矛盾其实很正常,他俩年岁相近,打小互相比着,做阿玛的更疼太子,平素也爱夸奖太子,胤褆笃定不顺气。本来,这点摩擦还不足以闹成今天这样,全靠惠妃娘家煽风点火,推着老大往前走,逼着他做傻事。

  毕竟是第一个养活的儿子,康熙对胤褆有很深的感情,也寄予过极大的期待,他斥责一番然后只是将胤褆降做贝勒就是想让他幡然悔悟悬崖勒马,并没想过要直接牺牲这个儿子,所以惠妃来求什么情?

  就撤了个郡王爵,有啥值得求情的?

  当然不是人人都看得明白,准确的说,绝大多数人并没想通其中深意。胤褆身后的支持者年都过不下去了,私下议论好几场,有人想改投其他皇子,也有人想挽救一番,希望谁来牵头为其求情……想孤注一掷走极端的当然也有,不过几乎无人响应。

  掌握着京城最多兵力的是富察家,不是他们自己人,以富察家爷们的尿性,别说拉拢过来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他非但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反而会卯足劲绝你生路。

  宝珠还没意识到她娘家莫名其妙又成了焦点,她出宫之后好好睡了一觉,睡足了就去了趟东宫,想去看看太子妃,顺便也把早先备下的贺礼送去。

  先前给五嫂那边送的是虎头鞋虎头帽之类,太子妃这边简单很多,她拿巴掌大的锦盒装了个祖母绿的平安扣,简单打了个络子挂上,揣着就往东宫去了。

  虽然直郡王闹出了事,并不影响东宫,东宫热闹极了,太子妃娘家去了不少人,送礼的就没断过。纵使如此,宝珠还是瓜尔佳氏最想见到的来客,听说九福晋过来,她立刻朝门边看去,看见宝珠解了斗篷之后窈窕的身影,就发自内心笑出来。

  宝珠送来的平安扣被太子妃亲手装进吉红锦囊里,压在弘晔床上,还给嬷嬷提了醒,让她仔细盯着别给人顺了去。

  小阿哥得名弘晔,太子妃既高兴又忍不住担心,她心里惶惶不安,这会儿见着宝珠才觉得有了主心骨,看着那块绿得出油绿的沁人心脾的平安扣,心里果真踏实不少,心想只要当心些,笃定能将弘晔平安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