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十六章
�上弯的缝隙。

  丁琳似乎早就习惯了这般阴晴不定的陈宝儿,她也不意外,淡然地一笑,任由陈宝儿挽上自己的胳膊,在他的一声令下,带着他往闹市而去。

  李芡实倒是对陈宝儿与丁琳这般不把行人看在眼底,在大庭广众下便公然拖手逛街看灯的亲昵姿态红了一张脸。虽说是有夫妻的名分,但是毕竟两人尚未成亲,在外人眼中收敛一番比较妥当。

  不过……

  李芡实又想到这几日的相处,陈宝儿的性子是那种不拘小节,任由着自己高兴便胡来的任性性子,他这般挽着丁琳,倒也不出奇了。

  李芡实跟在陈宝儿与丁琳身后,清清楚楚地望见了陈宝儿的眸子。

  陈宝儿的眸子里,满满的,都是丁琳的影子。他的内心早已容不下他人了。

  陈宝儿是那么喜欢丁琳。

  半年后,陈宝儿带着几箱嫁妆,嫁入了丁家。

  成亲后,陈宝儿与丁琳过得是只羡鸳鸳不羡仙的生活。丁家老爷对陈宝儿虽说是有些挑剔,指责陈宝儿性子过于活泼,不安于室内。然而,陈宝儿有着丁琳的支撑,倒与丁家老爷相处久了,性子相互磨合,倒也相安无事。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丁琳上京赶考归来。

  陈宝儿日思夜念着丁琳考试顺利,眼巴巴地等着丁琳回来。

  丁琳考上了探花,顺利扎根在京都,两个月后,派遣仆人到县里接走了陈宝儿与丁家老爷,一家子搬到繁华的京都去生活。

  初到京都,初次离开县城,陈宝儿整个人惶恐不安。他人生地不熟,只能紧紧依靠着李芡实相互解闷。而他的妻主丁琳呢,被任命后一直在外奔走,几次过家门而不入,一离开便是几个月不见人影。

  丁家原先是在京都居住过,丁家老爷对京都的状况很是熟稔,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与周遭的邻居甚至达官贵人的家眷搭上了边,日子过得如鱼得水,与惶恐茫然的陈宝儿截然相反。这样的对比之下,陈宝儿却是处处受制于丁家老爷。

  即便李芡实有心想要帮忙,不忍陈宝儿日渐郁结忧愁,但她所说的话,却没法直达陈宝儿内心深处。

  渐渐地,陈宝儿不再像从前那般,自由自在地欢笑玩乐。他就像个扯线人偶般,听从了丁家老爷的各种安排。

  陈宝儿熟读了丁家家规,尽心尽力地侍奉家公,与京都里的有身份的人来往,学着他们的穿着打扮,学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努力地做好自己丁家正君的位置,甚至持家有度,将丁家管理井井有条。

  尽管如此,陈宝儿却使劲没法讨得丁家老爷的欢心。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陈宝儿与丁琳成亲已经两年有余,腹中却始终未曾有动静。

  在丁家老爷的暗示下,陈宝儿不得不努力懂事点,在丁琳难得归家之时,未顾及丁琳的感受,主动给丁琳纳妾了。纳的那名妾室,却是丁家老爷相中的一名男子,那男子是丁家老爷的旧识的孩子,也算是丁琳年少时的玩伴。

  当晚,丁琳与陈宝儿生平第一次争吵。

  争吵过后,丁琳赶了那名妾室出府,便搬入了书房,自此未再入陈宝儿房中。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