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1 章
  柯彦斌这边忙着寻找公司驻地,那边苏立航跟着一辆生鲜运输车回到苏家湾,一家人当即忙碌起来,将海鲜和蔬菜装了满满一车,才将存货清了大半。

  运输车没有停留,一装满便当即返程。

  姜燕手中拿着一沓钱,激动得说话都有些哆嗦:“小航,咱家那些菜真能卖这么多钱?”

  “这不正握在您手里吗?”苏立航此刻脸上喜色也遮掩不住,不说海鲜,就连家里的蔬菜也卖了个好价钱,比平日里批发价高不止一倍。

  这倒不是卖价有多高,而是往日批发价太低,旺季很多菜恐怕连一斤一元都卖不到,墨轩又是以绿色蔬菜购入,价格自然不错。

  “小航,这钱你拿着。”苏大全做主将海鲜收入推到苏立航面前,这些本就是大孙子所赚,怎么分配看他自己,他们这些做长辈的看着就行,反正以苏立航的为人,不会不管家里。

  若说蔬菜是以几块钱一斤卖出,那苏立航捕捞的海味均价就在十块钱往上,一吨海鲜足足卖了将近三万块钱,三沓钱搁手里分量都不轻。

  苏立航没有推拒,自己拿了两沓,将剩下一万块钱推到姜燕面前:“妈,家里还有欠债,先拿去还一部分,剩下那些你们不用管,我来还就行。”

  姜燕张了张嘴,最终没有反对,算是同意大儿子的做法。

  “妈,以后家里不用再这么省吃俭用,日子只会越过越好,该吃吃,该喝喝,不要浪费就成。”苏立航不忘叮嘱一二,爷奶爸妈都上了年纪,早年日子又过得清苦,身体大毛病没有,小病小痛不少,得好好调理一番才行。

  “好,好,都听小航的。”苏大全和陈芬眉开眼笑,乐得嘴都合不拢。看来大孙子是真出息了,即便离开学校,一样能有一番作为,这才叫顶天立地,而不是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这样的人只能祈祷他一辈子顺风顺水,否则终有一天会被这个社会淘汰。

  货一到柯彦斌三人手上,立即每样取一些送检,之后着人包装分封好,一部分拿回家,更多的则是送给三家亲朋故友以及一些关系户合作商。

  这批货本来就没打算卖,送人是它们最好的去处,就算多数功效已经减弱到跟普通绿色食材没多大区别,也更优不是?不看僧面看佛面,即便他们看不上这些,也会看在柯彦斌三家的面子上卖给他们一个人情,从而多多光顾即将开业的墨轩。

  柯彦斌提前给柯震山打过招呼,让他对此保密。

  柯震山一听那叫一个高兴,当即跟小儿子谈条件,好说歹说总算蹭到三个菜。一想起儿子做的美味,柯震山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为岳父当初拉下脸面,即便耍无赖也要逼着小儿子学厨的做法点了三十二个赞。

  “太太,这些是墨轩让人送过来的,中午要做吗?”

  “墨轩?”

  “送礼的人说是柯家、方家跟谭家三家少爷合资的绿色食品公司。”

  “都有什么?”

  “就一些家常菜,青菜、梭鱼之类。”

  “既然是特意送过来,那挑好的做两样端上来。”

  “是,太太。”

  很快便到了饭点时间。

  “跟其他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