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地73章
  回到城里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一群人饥肠辘辘, 为了迎接秦凤, 马涛几人特意出钱请客下馆子, 吃火锅。

  期间王强旁敲侧击问了问秦扬雇佣那群人的费用,秦扬本是不愿意说, 却耐不住几人的软磨硬泡只得说了, 他们这才知道雇佣那群人居然花了两千多块, 几人当下震惊, 能为兄弟的事做到这种地步的怕是只有秦扬了, 王强当下更是表示要还钱却被秦扬拒绝了,这是他自己主张的事,自然不会要王强一分钱。

  王强心中又感动又愧疚,感动于秦扬能起早贪黑的为自己的事操心, 花了钱也不曾告诉过他们,他眼眶发红,久久说不上话来, 暗暗在心里下决心, 永远无条件的跟随秦扬,拥护秦扬。

  第二天, 几人去买桌椅来换下被砸坏的桌椅, 打扫一番, 定于明日开业。

  到得开业那天, 几人刚把准备工作做好, 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早饭, 客人进门了,是熟客。

  秦凤手足无措的站在一边不知道要做什么,她很紧张,怕得罪客人,马涛见状便主动找事给她做,让她给客人倒水也是束手束脚,甚至险些弄翻客人的水杯,好在这批熟客人很好,不仅不责怪她,反而还安慰她,这让极度不安的秦凤多少放松了些。

  招待了几批客人后,秦凤的状态逐渐稳定下来,她乖巧懂事,讲规矩懂礼貌,虽然做事稍显笨拙,倒也不成问题。

  如此过了四五天,秦凤已经能适应店里的工作了。

  短短一个星期不到,烤鱼店的生意越做越好,大伙多是熟人介绍熟人,来过一次的客人出了火车站就径直进了烤鱼店,马涛跟秦扬几乎一整天都守在烤架前烤鱼,烤鱼所需时间较长,客人进店却是毫无规则的,有时一桌,有时两桌,因此客人等的时间也越来越久,催得也厉害,桌上的报纸一群人争着看,往往到了中午就该重新买报纸来换被翻残的报纸,秦扬见状,当即毫不犹豫的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当初早就造好的地方,店里倒是鲜少有人催促了。

  纵观这九十年代,黑白电视算得上是奢侈品,有的人来店里吃饭,一半的原因竟是冲着看电视来的,倒也有趣。

  一切都上了正轨,几人商量一番,决定招小工,再让王强杨越两人学烤鱼,学成之后开始开分店。

  正巧这时候出门务工的人多,招聘启事刚贴出去,前前后后就有四五人来应聘,最终秦扬留下了两名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姐妹花以及一名二十多岁看上去很是憨厚的青年,两姐妹的工资是三百,包吃不包住,青年的则是三百五,不过要辛苦些,得跟着秦扬他们去买食材,秦扬打算日后将这份工作交给青年去做,这样一来几人也能多有些休息时间,这高待遇让几人开心十足,当天便留下来做事。

  三月初。

  清晨,天空下了一场牛毛细雨,秦扬发现放在窗台上由江宇精心照料的兰花抽了新枝,还结了花苞。

  这让秦扬又喜又忧,暗怪自己太过大意,居然忘记了天逸荷的花期没有提早去打探打探兰花市场,现在才去找买家不知会不会太迟。

  不过虽然时间晚了些,秦扬还是带着兰花去照相馆拍了一张照片,利用下午休息的时间让几人帮忙看着江宇,揣上照片奔走于城市里的每个花鸟市场,看到稍微有档次的门店都会进去跟老板聊两句,拿照片给人看。

  看过天逸荷照片的人无一不夸此兰是难得一见的好品种,不过夸赞归夸赞,却无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