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夜市
��小儿养在祖母身边,当做眼珠子一样被养大,长到六岁上下还没怎么出过门,更别说是在夜里去市井集市。

  此时听到姐姐要带他去摆摊儿,倒是兴奋起来,在前往西街夜市的路上,一对儿睛子简直不够用一般,东张西望的。

  中秋灯节刚过,这几日西街夜市依然十分热闹,路边还有不少挂着彩灯摆卖的摊子,想是中秋没有卖光,指着这几日甩卖一下。

  再者,姚惠然自胡大牛那里听说,今年乃是宫里太后七十大寿的年份。皇帝为了给他老娘祈福祝寿,加开了恩科。而这一科秋闱,溧水县折了桂榜头名,出了解元。溧水县为了此事,大肆庆祝了几日,如今西街集市两边还挂了些金榜折桂的对联。

  姚世宁自听说这件事后,对于读书的热情又高涨了几分。

  今年的解元正是出自毓秀书院,听闻如今还不满二十岁,可见毓秀书院确然有其独到之处。

  姚惠然姐弟俩到达西街集市之时,时间还早。

  天边还剩了一丝儿光亮,并未完全暗淡下来。两人寻了个背风的墙下,便停了车。旁边位置依然有了人,打眼瞧去是个写字的摊子,此时一个秀才模样的瘦弱男子正坐在一张小桌后头,一顿一顿的打着盹儿。

  那桌上还放了盏小灯,此时并未点亮,再者便是一沓裁好的纸张和笔墨砚台,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看那落魄的模样,恐怕是个落地的秀才。

  姚惠然倒是没怎么注意,她正忙着开摊儿。晚间食客少,她并未在附近租方桌,只带了前几日特意打制的一张吧台似得长条桌子,和两个略高的圆凳子。

  她们姐弟这会儿势单力薄的,早晚出摊若是都那般兴师动众,着实有些辛苦,也是因着这个原因,她想出了这个法子。

  晚间出摊儿,便如此简单一些。

  且一碗豆腐脑儿吃起来也不费功夫,客流应是更替的很快,且晚上她更是多做些外带的生意。

  长条桌儿摆好,三个小圆凳子依次铺开。

  姚惠然弯腰将那三个小一号的瓷缸子放在脚边,又将那一排调料罐子摆好,点了挂在架子上的灯笼,就算是忙活完了,此时便是等着客人上门了。

  姚世宁帮着将桌椅擦拭了一遍,有点无事可做,便拉了个小凳儿坐在姚惠然身旁,掏出了装在背包里的书见缝插针的看了起来。

  那小巧的背包斜跨在身上,是姚琇莹给他缝制的,平日里便挂在墙上用来装他的书本笔墨。还想着,若是考进了毓秀书院,拎着这样一个布包,总是方便一些。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出街摆摊儿的小商贩也开始吆喝起来,整个西街夜市似乎瞬间便热闹了起来。

  “咦?少爷,你瞧,那个在褚秀才摊子旁摆食摊儿的小娘子,是不是那日在东街和咱们一桌儿吃馄饨的?”

  听得身旁书童说话,宋禛抬头瞧去,街角胡同墙下,褚秀才的写字儿摊子雷打不动的摆在那里,而在他的摊子旁边,第一回出现了一个瞧着十分别致的食摊子。

  没有三五张桌椅,只一个长条高腿儿的案子,面前摆了三个圆凳子。长案子后是一个带着布顶棚儿的架子,看得到三个青花瓷缸子摆在一边儿。而在那架子后,身前穿了件蓝地儿围裙的姑娘,可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