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宁静少年
然冲着两人露了个笑脸,忙离了路中央,又恰好与他们同行,便帮着接过了老伯手里的案板,跟着一路前行。

  老伯也不矫情,见她伸手帮忙,便呵呵的笑着,一边走着一边拉起了家常,“姑娘啊,城门楼子底下这条路,可不能立在中央不动。咱们这溧水县城是京城入金陵的通路,不定什么时候,便有那兵士打马而过。你瞧瞧,旁的人可不都溜着边儿走。”

  姚惠然听着诧异,不由的便扭了头四顾着,这才发现,果然如这老伯所言。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不管是挑担儿的还是赶车的,大家都沿着路边在走,几乎没有人似她方才一般在道路中央立着。

  “原是这样,多谢老伯提醒。”姚惠然回了头便笑着向老伯道谢,老伯便摆了手儿说不当什么。

  不过一盏茶时候,三人便到了地方。

  城门在身后高耸而立,那一块块青砖却皆有些失了颜色、缺了边角,背阴处更是爬满了绿藓,带来几丝古拙之意。

  那挑着炉灶的少年放下担子,便开始忙碌起来,先将炉灶卸下装好,又将昨夜收摊时摞在一处儿的三张木桌和五六条长凳一一搬了下来,拿了搭在肩头垫着扁担的毛巾仔细的擦拭一遍,这才回到老伯身旁。

  而那一边,老伯也自个儿卸下了背篓,拿出了事先揉好的面团儿和拌好的馅料。又自旁边食摊那里舀了点水,洗了手便立时开始擀皮包混沌了。

  瞧着这两人应是祖孙俩,虽老的老少的少,可是配合起来却十分娴熟,显是在此摆食摊不是一日两日了。

  姚惠然想了想,便在距那老伯最近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然后笑眯眯的与那老伯道,“老伯,给我来碗混沌。”

  那老伯手里擀着皮儿,闻言嘿嘿一笑道,“姑娘稍等,片刻就好。”后又跟着道,“姑娘昨儿便在小老儿这摊上吃过吧,瞧着面善。”

  姚惠然听了便有些诧异,“老伯真是好记性。”这城门楼子底下,每日人来人往人流不知几何,这老伯一边忙活着,竟也能记住客人的长相,可真是厉害。

  她这般想着,那老伯却又笑了,“小老二都这般岁数了,记性能好到哪里去。也是因着,咱们日日在这城门下摆摊,那食客多是进城的乡人,再者便是守城下职上职的兵士和那些在书院念书的学生,如姑娘这般的年少的小娘子确然很少见。”

  原是这样么?

  姚惠然讪讪笑了笑,也是……人家进城卖货的,早间来不及吃饭,进城后在食摊子上吃完馄饨垫垫饥那是寻常。便是守城兵士和学生也一样,那都是出门在外不便之人。在这个时代,女子必定是要会做饭的,哪有手脚齐全的小姑娘不在家做饭日日在外吃饭的……

  她正这般想着,头一锅的馄饨好了,那沉默寡言的少年将一碗热腾腾的飘着葱花芫荽的馄饨摆在了她面前。

  而这个时候,食摊子的几张桌子也开始陆续上人了。

  不一会儿,另外两张桌子便各自坐了四五个人。正如那老伯所言,一张桌子旁坐了赶车进城的一大家子,夫妇二人加了三个半大孩子。而另外一张桌子上,则坐了四个刚刚下职,还穿着半铠的兵士。

  馄饨的香气窜入鼻中,姚惠然刚低了头,便觉着身旁一暗似有人落了座,不由的便放了筷子偏头看了过去。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