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次子云朗
  皇上子易大婚之事已经拖了四年。前三年,皇上要为先皇守孝,一片孝心,无人敢以诟病。

  第四年,皇上虽是应了礼部的折子选后,但是这皇后的人选却是迟迟没有定论,一选又是一年。

  按钦天监之说,两月之后,乃是百年不遇的吉日,皇上若在吉日大婚,必将宜国宜民,万寿无疆。

  朝廷之上,文武百官便奏请皇上于吉日大婚。皇上已年至弱冠,也合当大婚之期,才是万民之幸。

  丞相也同意百官之请,皇上终于同意吉日大婚。

  皇上同意大婚,百官自然欣喜,但是在立后的问题上,众人则是争议不断。

  早在一年前,户部已是援旧例,在适龄的贵胄之家挑选出十名女子入宫,又经多方合议挑选,共有三家的女儿入围最后的皇后角逐。

  候选人之一,是礼国公萧御史嫡女,萧若安,刚满十六岁,貌若天仙,有才女之名。封惠妃,居琉璃宫。

  候选人之二,是信国公卫太尉嫡女,卫夕瑶,也是十六岁,娇俏动人,善骑射。封丽妃,居翠璃宫。

  候选人之三,是义国公叶太师嫡女,叶青玉,十七岁,倾国倾城,号称有宋第一美人。封华妃,居洛璃宫。

  这三位夫人俱是容貌姣姣,家世显赫。朝中各有各的支持者,如今三足鼎立,难分高下。

  眼瞧着大婚日期将近,这朝堂上的立后人选之争也是愈演愈烈。子易真是烦不胜烦。

  偏这件事上,云轩还非让子易自个儿拿主意,他并不参与意见。

  “皇帝立后,历来便是政务,不是家务,你又有何不耐烦?”云轩笑斥子易:“你且仔细琢磨着吧,不可掉以轻心。”

  子易对此颇为不满。我自己个儿琢磨着又有何用,我若是选定了人选又不合你意,岂非选也是白选,许是还要被你寻了错处责罚呢。

  子易不敢埋怨云轩,只得将这三女的家庭背景、裙带关系,利弊得失仔细做了功课,终是决定选义国公之女叶青玉为后,另补勤国公刘枢密使之女为华妃。

  云轩对子易的选择不置可否。昨日只去户部传了旨意,命户部、礼部拟旨。

  今日正是颁旨之日,子易寻了身体不适的借口免了早朝,也是不愿再听朝堂诸人吵闹不休。可是敏王爷偏不知趣,还非要求见子易。

  敏王爷是子易亲伯父,硕果仅存的正牌王爷。难免爱倚老卖老,常对子易唧唧歪歪。子易懒得理他。

  只是敏王爷一向与杜王爷交好,子易也不敢太过放肆,免得在云轩那里获责。

  好比今日,子易虽是不想听他唠叨,不过云轩既然吩咐了,他也只好去见见。

  敏王爷正在殿堂上踱步,很是忧心忡忡。抬头看见子易进来,忙趋前一步大礼跪拜:“臣恭请圣上金安。”

  子易请敏王爷不必多礼,命人看座。

  敏王爷却是不肯起来:“听闻皇上龙体欠安,臣甚是挂心,亦自惶恐,都是臣失于侍奉,敬奉不周,请皇上降罪。”

  子易淡淡笑道:“朕多谢王爷挂怀,只是朕并无大碍,王爷亦不必自责,地面冷硬,王爷还是坐了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