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第二百六十九章
知道,对于天子这个决定,郗愔究竟会做何表示。尤其是没出声的朝官,更希望借此来寻找机会,看看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

  太极殿中再次陷入寂静,近乎落针可闻。

  郗愔始终不出声,表情中看不出半点端倪,不下数人绷紧了神经。

  唯独谢安神情安然,好整以暇的看着笏板背面,时而提笔写上几个字,似乎感觉不到紧张气氛。

  众人的心几乎提到嗓子眼,郗愔终于开口,一锤定音。

  “陛下圣明,臣附此议!”

  紧张的气氛登时一扫而空,众人神情百态,欣慰有之、诧异有之、茫然亦有之。谢安扫过众人,嘴角微微勾起,眼前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

  桓容向郗愔颔首。

  即便知道郗愔的性格,明白他在大事上绝对拎得清,但在某时某刻,桓容依旧屏住呼吸,和殿中文武一样,生出几分不确定。

  毕竟“连坐”非同小可,以当下风气,在圣旨中写明确有几分不妥。

  然而,非常时行非常法。

  灾情如火,不以重罚jing之,一旦口子打开,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与其事后补救,莫如提前扎好口子。

  钢刀悬在头顶,还是硬要往死路上走,正好用来杀鸡儆猴,以血jing醒后来人,谁敢把圣旨不当回事,脑袋早晚搬家!

  朝中大佬先后表态,朝议的基调就此定下。

  无需等到朝议结束,圣旨当殿抄录制成官文,交殿前卫送出,当日即飞送各州郡县。一同送出的还有赈济银粮。

  因情况紧迫,建康高门连夜开库房,命家人运出钱粮。

  少者五六车,多者二三十车。

  为保证稻谷不湿,桓容特许众至工坊领武车,由文吏记录签字,事后归还。

  大批的粮草运出建康,由高门健仆和甲士一同护卫。

  百姓冒雨夹道,送队伍出城。

  坊市中的食谱一个没落,连夜备好蒸饼馒头,请甲士一同带走。

  “上天不怜,频降灾祸。然世有英主,苍生终有活路。”

  圣旨下至各州,见到“连坐”两字,上自刺使郡守下至乡间散吏,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激灵。

  江州和荆州都有郡县遇灾,桓豁的动作最快,治所官员不够用,干脆将几个儿子都派了出去。

  桓石虔领兵在外,桓石秀和桓石民一个在汉中一个在秦州,桓石生和桓石绥最为年长,带着几个兄弟冒雨巡堤,日夜轮换。

  为防生出变故,更亲自监督开府库,严令浓粥-插-筷不倒,方能分于灾民。

  朝廷赈济粮送到,桓石生得报,知晓有流民藏于城外,意图不轨。

  请示过桓豁,将守堤之事交托兄弟,亲率家将部曲前往剿匪。一战而下,杀死匪首,抓获匪徒百余人。

  查明身份之后,当中在城外斩首,透露悬挂在杆上,jing示心怀不轨之徒。

  查出匪首家人,从其处搜出抢来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