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流火
  第168章流火

  俗话说,七月流火炭烤大地。

  长安城每一年的酷暑,都让人万分难熬,但老百姓们总觉得忍忍也就过去了,偏偏这一年的夏天,却显得尤为漫长。

  天气回暖之后一夜抽出了新芽的柳树,随风摇摆的枝叶儿被晒得打起了卷,老百姓们或拎着桶、或抱着盆,排着队在水井边打水。

  城外却又是另外一幅景象,灾民们三三两两的寻着阴凉处蹲着,原本饿的黄扑扑的脸,显得颜色更深沉了些,汗珠子不停的从额头上流下来,落在地上迸溅出水花。

  一个汉子抹了把脸,愁苦的眉皱得越来越紧,他看向一旁的文弱男人,目光里露出一丝乞求来,咬着牙说道:“郑大哥,要不咱们也去丘山上去吧,山里好赖能遮凉,还有吃的,就是挖树根,也比咱们坐在这儿强。”

  那姓郑被唤作大哥的男人看了看正当空的日头,觉得有些刺眼,又闭上眼,抿着嘴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汉子看了周围低声说这话的其他人,那眼中的恳求更迫切了些,他忍不住上前两步,在文弱男人身边蹲了下来,说道:“郑大哥,朝廷能救济得了我们一时,救济不了我们一世,我们也不是去打家劫舍,就是去山上找点儿吃的,你到底在忧心什么呀!”

  男人这一回没踌躇,缓缓开口,“丘山乃是宁王的封地,又是皇家陵园所在,咱们这等普通百姓不能擅自靠近,我们现在以工换食,就挺好的。等到日头偏西了,天不热了,再叫上几个兄弟,咱们下午都去东边打井。”

  汉子听到这话泄了气,暗暗腹诽没瞧出来大哥还是个死心眼,但他仍是不肯放弃地再劝了一句,“我们这些粗人,是卖惯了力气的,倒不妨什么事儿,可是大哥你的身子,熬得住吗?”

  这男人一身书卷气,的确不像是个卖苦力的,不过他跟着这些灾民一路从南北上,帮着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灾民们避了不少难,又出面跟朝廷周旋,让这些灾民们有了暂时安身的地方,同生死共患难的情谊,加之他说话做事十分让人信服,灾民中有不少人几乎是以他的话马首是瞻,这说话的汉子也是想靠劝动他,好将这些灾民们带到丘山上去。

  可惜男人一直不为所动,那汉子只好唉的叹了一声,背过身去不再说话。

  熬过了炎热的晌午,日头终于恋恋不舍地偏了西,那姓郑的文弱的男人领着一群灾民,在东边的一块空地上继续着早上没干完的活,打井。

  古书有云,大涝之后必有大旱,对如今的情形,萧景泽心中早有准备。

  只是他觉得一味的救济恐怕是杯水车薪,更害怕这些灾民们不事生产,最终变成饿了、冷了便向朝廷伸手要吃的穿的,成了一个填不完的无底洞,更害怕有些人不但不感恩,还要记仇,毕竟先前谢瑶光施粥的时候就出过这样的事。

  在与众位朝臣商议之后,萧景泽才提出这么个以工换食的法子。

  皇帝陛下觉着灾民们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灾民,他们先前都是安居乐业的老百姓,若是能靠着一把子力气养活自己,任谁也不想行乞度日。

  朝臣们觉得皇上太异想天开,武官提议但凡灾民有异动便立刻就地正法,文官们则更希望皇帝陛下能以仁善为本,采取怀柔政策。

  双方争论不休,萧景泽干脆谁的话也没听,在谢瑶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