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 146 章
;钟庆然重新坐下,仔细聆听,等钟老爷子说完,他才发表意见:“爷爷的意思是,书院规矩定得太松,得把漏洞都补上?”
“嗯。”
钟庆然搭在炕桌上的手,无意识动了几下:“这倒是我的疏忽,当初考虑得不够完善,既然有人提起,那就改吧。具体如何,等我回屋想清楚了,再请爷爷参详一遍。”
“行,那就这样,时间不早了,你们年轻人觉多,赶紧回屋歇息。”钟老爷子摆手赶两人回房,童氏也笑眯眯的,在一边附和。
两位老人家都这么说了,钟庆然和简明宇当真什么都不想,甫一洗簌完,便沾上枕头。
一夜好眠。
第二天醒来,钟庆然真正是神清气爽,去了一个让他纠结不已的麻烦事,他心情好着呢!人一高兴,做起事来也是事半功倍,钟庆然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没花多少时间,便将新律法规矩都给一一捋顺。接下来,他只需要让简明宇和钟老爷子夫妇过目,确定没问题,就可以拿到府衙,和司刑律的钟庆书详谈过后,便能最终确定下来,予以强制推行。
兴许最初会有不少反对声音,正如钟老爷子所说,只要他态度强硬,底下人终究会屈服。百姓最会看人眼色,见事不可为,不会和他硬顶。大家都不是死脑筋,福城眼下可没有彻底安生,离了钟庆然,何去何从,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有好日子不过,偏要过苦日子,谁会这么傻?
只要留给钟庆然足够的时间,他还真不信,连城民半点思想都扭转不过来。真要是如此,那也只能说明,他没这份本事,也怪不得谁。
一天后,府衙。
钟庆然将一本小册子推到钟庆书面前。
“庆然,这就是你上回说的那个?”钟庆书随手打开,起初还有些漫不经心,越看神色越凝重,之前嘴角勾出的笑容,逐渐隐去。
“嗯。”
条陈并不多,却每一条都影响不小,若处理不好,怕是会让福城人心动荡。钟庆书看得很仔细,可即便一字不漏,也很快便看完。他合上小册子,对着钟庆然直视半晌,才以微带暗哑的嗓音说道:“庆然,上次你说得很模糊,没想到经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律例,这么震撼人心。那些当小辈当人媳妇的,怕是会对你感激不尽,可那些当公公婆婆当一家之主的,呵呵……你真是敢作敢为,我服你。”
“哪有,要是还在大周朝,我可不敢这么做。”钟庆然说的是大实话,以一人之力,去挑战整个社会,无异于是蚍蜉撼大树,纯属找死,他可不认为,他有这么大的能耐。也就在瀚海州这块地界,他才能这么胡来。
“话不能这么说。”钟庆书并不认同,钟庆然这个说法,“三纲五常,那都是便于上头统治百姓,上行下效,这个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你这么规定,看似和你并无多大关系,其实是损害了你一部分权威。为人父母,不能随意处置儿女,放大到福城,便是作为城主,同样不能随兴施为。这个或许一时还看不出来,可思想变了,最终终究会体现在行为上,只是,这个过程持续时间比较漫长罢了。”
钟庆然默然,钟庆书说的没错,思想越是解放,越不好控制。纵观历朝历代,皆采取愚民政策,可见帝皇心中明白得很,只有这么做,才能牢牢把控住整个国家。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当然,不见得学识越高,人的思想就越开放,很可能反其道而行,变得更加顽固�
“嗯。”
钟庆然搭在炕桌上的手,无意识动了几下:“这倒是我的疏忽,当初考虑得不够完善,既然有人提起,那就改吧。具体如何,等我回屋想清楚了,再请爷爷参详一遍。”
“行,那就这样,时间不早了,你们年轻人觉多,赶紧回屋歇息。”钟老爷子摆手赶两人回房,童氏也笑眯眯的,在一边附和。
两位老人家都这么说了,钟庆然和简明宇当真什么都不想,甫一洗簌完,便沾上枕头。
一夜好眠。
第二天醒来,钟庆然真正是神清气爽,去了一个让他纠结不已的麻烦事,他心情好着呢!人一高兴,做起事来也是事半功倍,钟庆然就如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没花多少时间,便将新律法规矩都给一一捋顺。接下来,他只需要让简明宇和钟老爷子夫妇过目,确定没问题,就可以拿到府衙,和司刑律的钟庆书详谈过后,便能最终确定下来,予以强制推行。
兴许最初会有不少反对声音,正如钟老爷子所说,只要他态度强硬,底下人终究会屈服。百姓最会看人眼色,见事不可为,不会和他硬顶。大家都不是死脑筋,福城眼下可没有彻底安生,离了钟庆然,何去何从,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有好日子不过,偏要过苦日子,谁会这么傻?
只要留给钟庆然足够的时间,他还真不信,连城民半点思想都扭转不过来。真要是如此,那也只能说明,他没这份本事,也怪不得谁。
一天后,府衙。
钟庆然将一本小册子推到钟庆书面前。
“庆然,这就是你上回说的那个?”钟庆书随手打开,起初还有些漫不经心,越看神色越凝重,之前嘴角勾出的笑容,逐渐隐去。
“嗯。”
条陈并不多,却每一条都影响不小,若处理不好,怕是会让福城人心动荡。钟庆书看得很仔细,可即便一字不漏,也很快便看完。他合上小册子,对着钟庆然直视半晌,才以微带暗哑的嗓音说道:“庆然,上次你说得很模糊,没想到经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律例,这么震撼人心。那些当小辈当人媳妇的,怕是会对你感激不尽,可那些当公公婆婆当一家之主的,呵呵……你真是敢作敢为,我服你。”
“哪有,要是还在大周朝,我可不敢这么做。”钟庆然说的是大实话,以一人之力,去挑战整个社会,无异于是蚍蜉撼大树,纯属找死,他可不认为,他有这么大的能耐。也就在瀚海州这块地界,他才能这么胡来。
“话不能这么说。”钟庆书并不认同,钟庆然这个说法,“三纲五常,那都是便于上头统治百姓,上行下效,这个思想,早就根深蒂固。你这么规定,看似和你并无多大关系,其实是损害了你一部分权威。为人父母,不能随意处置儿女,放大到福城,便是作为城主,同样不能随兴施为。这个或许一时还看不出来,可思想变了,最终终究会体现在行为上,只是,这个过程持续时间比较漫长罢了。”
钟庆然默然,钟庆书说的没错,思想越是解放,越不好控制。纵观历朝历代,皆采取愚民政策,可见帝皇心中明白得很,只有这么做,才能牢牢把控住整个国家。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并非没有道理。当然,不见得学识越高,人的思想就越开放,很可能反其道而行,变得更加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