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觉醒
;今夜十五,透亮的月光从窗中倾泻下来,即便没有开灯,戏楼中也影影绰绰地看得清楚。

  她走到池座位置,在最前面整齐摆放着的椅子上坐下。

  戏台高高在上,令人有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两根台柱上的对联没变,仍然是那一副:

  世事本浮沉,看他傀儡登场,也无非屠狗封侯,烂羊作尉;

  山河供鼓吹,任尔风云变幻,总不过草头富贵,花面逢迎。

  这种语气有一种看透世间冷暖的凉薄,一种冷眼旁观的漠然,一种居高临下的轻蔑。

  余飞坐在椅子上看了半晌,站起来,顺着那道被踩踏得光滑锃亮的石阶走上了戏台。

  她非生于此,却长于此。整整十六年,她所面对的都是这一座戏楼。

  她看到的世界就是这一座戏楼,她从这座戏楼中探出头去,去认识这个世界。

  她一直觉得,京剧的戏楼,自古如此,本该如此,理应如此。

  她也一直觉得,她所看到的这个世界,自古如此,本该如此,理应如此。

  站在戏台上,她双目平视,看清了正对面隐蔽的二楼官座。

  低下头,便是脚底的池座。她的脚背,刚刚好和池座观众的头顶平齐。

  她怔怔然看了一会儿,跑下戏台,跑到对面二楼的官座正中,坐下。

  缮灯艇的官座从不对外售票。她知道,就连梅兰芳大剧院也是如此。

  整整十六年,她没有上过官座,也从未想过要去官座,因为那不是她的位置。即便她去大隐戏楼这种地方看戏,她也坐的是池座。

  这一坐下,她便知道整个世界不一样了。

  舞台上,丑末生旦,风雷鼓板,她的视线平平而去,正对上戏中人的眼睛。眉飞色舞,怒骂嬉笑,尽收眼底。

  从这里看到的,才是真正的戏啊。

  一直在池座坐着,习惯了仰望,就以为这戏,天生如此,本该如此,理应如此。

  却从来没有想过,这都是别人制定的规则。

  她唱戏,也是这样。

  过去她眼中只有倪麟,便一心追随着倪麟的步伐走。就连倪麟喜欢穿月白的长衫,她也跟着穿月白的长衫。她以为不和其他女孩子穿一样就是叛逆,其实归根结底仍是跟从。

  过去楼先生对她说,你要做“冬皇”。她嘴上不应,眼底却只剩了孟小冬,一意往“冬皇”的路子上走。

  她从来都是踞身池座,把头颅紧贴他人脚踝。虽生反骨,却从不曾怀疑;蠢蠢欲动,却是只没头苍蝇。

  她就从来没有想过,她这一生,无需仰望。

  ——你就是你自己。

  ——你是余飞。

  她就是余飞,余飞这两个字,不需要“冬皇”来定义。

  于派的师父教她《鼎盛春秋》的戏,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她刻苦学习。然而,师父的发声方式,就一定适合她吗?

  于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