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68
  城轲有个坏习惯, 也是爱阅读的人的通病。

  他捧起了书, 就不喜欢放下,非要看完了才能干别的事情, 所以他在决定补完一部终点小说的时候, 会事先安排好足够的空档来沉迷,连三餐也在电脑前吃,不然看到一半强行打断太痛苦了。这是享受,也是脑力消耗, 是以他看书频率并不高, 大多数时间, 都是出于职业精神才去扫榜。

  再天才的大神,也得关注潮流走向。

  这在全职写手中并非什么商业秘密,只是兴趣写作的人不屑于去做,而新人又很少意识到这一件事。

  光是苦恼‘读者为啥不喜欢我的书?我写得不好吗?’或是气恼贬低读者‘现在的人就爱看小白文,没脑子,我不跟风所以才没人看!’是完全没有卵用的, 闭门造车而寄望于突然开窍,无异于退休靠中彩票——不是没有可能, 但为数甚少,幸运儿也不会是你。

  那么,读者的喜好,是不是那么神秘不可考的一件事呢?

  只要肯下功夫, 它并不神秘。

  各大排行榜上靠前的书名, 除了大神作品, 都能看出读者近期最容易对什么产生兴趣,把里面的核心元素挑出来,统计一下哪一个元素在排行榜上出现的比例最频密,就是当红的热题材了——很简单,但是需要费点功夫,总比在写手论坛上傻乎乎的问最近有什么热题材好多了,不怕被半瓶水拐偏。

  想做一个标题党,用书名吸引读者,最好是从为新书新人提供的榜单上找。

  此类排行榜上的小说,没有读者基础,没有编辑安排,能窜上来,纯靠一个吸引人的书名,除去刷分上来的投机份子,是最诚实地反映了读者喜好的排行榜。

  所有排行榜,每本看前三万字,对城轲来说,就对最近潮流心里有数了。

  不是说要去抄袭模仿,就像女频里,别人写弃妇重生活出更好人生的同时,打了前夫的脸,里面提炼出来的元规律——逆袭,打曾经抛弃过自己的男人的脸。

  当流行系统的时候,元规律就是——让生活的一切追求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指标,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回报,同时会有某种存在提供场外帮助。

  套用一句很老的句式,当我们分析剧情时,我们在分析什么?

  是背后的元规律,是读者的喜好,是文章的优点。

  城轲的方法,钟岚也在用,前者是天才敬业,后者是真的在算计研究,以前当编辑的时候,曾经有个小神跟她抱怨,小神一直没退掉微时加入的新手作者群,有新人请教她应该怎么选择题材和受欢迎的时候,她倾囊相授,却被对方在背后嘀咕‘太功利’、‘没有文人初心’最啼笑皆非的是‘教她抄袭’。

  这也是钟岚避讳加新人群的原因,好心被当驴肺的人太多了。

  在苍殊强烈推荐《仙魔惑》的时候,城轲也是抱持着分析心态去看的。

  能得到那书痴的盛赞,必有可取之处。

  自从开始写小说,而且大有成绩之后,他已经很难用单纯的读者心态享受一本小说了,是幸也是不幸。

  “这里……是爽点?安排得不错,很巧妙,过渡得也很平滑,没有突兀感。”

  在开头,城轲习惯性地一边看小说一边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