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贺桥
上堆得满当当的锦盒:“昨夜里我和夫人才从儿媳口中得知此事,正想着一早去县衙赔礼,不想大人和夫人先来一步,这不,礼品都备好了。”
县令忙道:“这怎么敢当,明明是我们的错。”
县令一味低姿态,县令夫人气得脸色发白,都能听到咻咻的喘气声,高夫人忍不住一笑,觉得不对又忙捂了嘴,不想被县令夫人瞧个正着,她本就满腔不甘,忍不住发作了出来,大声说道:“老爷倒是说说,怎么就是我们的错了?衡儿再有不是,他们家高升也不能上来就打人啊,到今天脸上还肿着呢,鼻孔里还有血丝,险些把人给打坏了,怎么就成了我们过来赔礼道歉了?为什么一大早逼着我过来?威胁我不过来就要辞官?老爷啊,你堂堂县令,可太没种了。”
县令脸一红搓了搓手:“瞧瞧,都是我给惯的。不怕员外和夫人笑话,我这位夫人呢,年纪比我轻,个子比我高,娘家殷实,容貌又生得美,因为父母之命不得不嫁给了我,给我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我觉得,怎么对她好都是应该,开头家里穷拼命赚银子,小有积蓄后她觉得官太太威风,我就捐了官,捐的官毕竟是虚职,她想着做名正言顺的官太太,可巧小女和发小家儿子联姻,那发小在京做官,三年前富阳县令出缺,就向吏部荐了我。”
县令夫人瞅着县令愣了一会儿,低头说道:“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说着话眼圈已经红了。
县令瞧着自家夫人叹口气:“上任县令为何出缺,我想在场众人并不知晓。”
高员外点头:“那时我携老妻到京城游玩,不在家中,一年后回来才知换了县太爷。袁县令在任一十三年,突然被革职确实奇怪。”
高夫人感叹道:“我与袁夫人交情很好,她家女儿花骨朵一般,比升儿小三岁,我一直想着做个儿女亲家,可那会儿孩子们小,想着再等等,谁知说走就走了,连句话都没留给我,我还写了几次信去他们家乡,可是没有回音,慢慢的,也就没了来往。”
“袁县令被革职就因为得罪了高升高公子,袁家自然不肯再与高家来往。”此话一出,几个人都瞪圆了眼睛,看着县令,等他往下说。
县令喝几口茶娓娓道来。
五年前秋江上修了一道石桥,叫做贺桥。贺桥修成三月后福居寺庙会,因请来普陀山高僧开光,来的香客很多,秋江两岸摩肩接踵,午后贺桥垮塌,数十名行人掉落江中,好在秋江离城门近,守城的卫兵连忙跳下江中施救,会水的路人们也都跳到水里帮忙,人都给救上来了,当日无人身亡。
可那时已是秋末,江水冰凉彻骨,有两位老者回去后病重辞世,还有几名落下了一辈子的病根。
袁县令给州府上报贺桥倒塌乃是因为人多压垮,州府同知和袁县令多年的交情,看到没有人员伤亡,就将此事压下,没有上报。
袁县令以为此事可不了了之,可他没想到有一个人不肯罢休,一直在追查此事。
这个人,就是高升。
县令忙道:“这怎么敢当,明明是我们的错。”
县令一味低姿态,县令夫人气得脸色发白,都能听到咻咻的喘气声,高夫人忍不住一笑,觉得不对又忙捂了嘴,不想被县令夫人瞧个正着,她本就满腔不甘,忍不住发作了出来,大声说道:“老爷倒是说说,怎么就是我们的错了?衡儿再有不是,他们家高升也不能上来就打人啊,到今天脸上还肿着呢,鼻孔里还有血丝,险些把人给打坏了,怎么就成了我们过来赔礼道歉了?为什么一大早逼着我过来?威胁我不过来就要辞官?老爷啊,你堂堂县令,可太没种了。”
县令脸一红搓了搓手:“瞧瞧,都是我给惯的。不怕员外和夫人笑话,我这位夫人呢,年纪比我轻,个子比我高,娘家殷实,容貌又生得美,因为父母之命不得不嫁给了我,给我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我觉得,怎么对她好都是应该,开头家里穷拼命赚银子,小有积蓄后她觉得官太太威风,我就捐了官,捐的官毕竟是虚职,她想着做名正言顺的官太太,可巧小女和发小家儿子联姻,那发小在京做官,三年前富阳县令出缺,就向吏部荐了我。”
县令夫人瞅着县令愣了一会儿,低头说道:“好端端的,说这些做什么。”说着话眼圈已经红了。
县令瞧着自家夫人叹口气:“上任县令为何出缺,我想在场众人并不知晓。”
高员外点头:“那时我携老妻到京城游玩,不在家中,一年后回来才知换了县太爷。袁县令在任一十三年,突然被革职确实奇怪。”
高夫人感叹道:“我与袁夫人交情很好,她家女儿花骨朵一般,比升儿小三岁,我一直想着做个儿女亲家,可那会儿孩子们小,想着再等等,谁知说走就走了,连句话都没留给我,我还写了几次信去他们家乡,可是没有回音,慢慢的,也就没了来往。”
“袁县令被革职就因为得罪了高升高公子,袁家自然不肯再与高家来往。”此话一出,几个人都瞪圆了眼睛,看着县令,等他往下说。
县令喝几口茶娓娓道来。
五年前秋江上修了一道石桥,叫做贺桥。贺桥修成三月后福居寺庙会,因请来普陀山高僧开光,来的香客很多,秋江两岸摩肩接踵,午后贺桥垮塌,数十名行人掉落江中,好在秋江离城门近,守城的卫兵连忙跳下江中施救,会水的路人们也都跳到水里帮忙,人都给救上来了,当日无人身亡。
可那时已是秋末,江水冰凉彻骨,有两位老者回去后病重辞世,还有几名落下了一辈子的病根。
袁县令给州府上报贺桥倒塌乃是因为人多压垮,州府同知和袁县令多年的交情,看到没有人员伤亡,就将此事压下,没有上报。
袁县令以为此事可不了了之,可他没想到有一个人不肯罢休,一直在追查此事。
这个人,就是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