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帝视察
�活呢!吃得多才能干的多呀!

  我采取计件制,也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知道努力干活,因为干的多我才能赚的多呀!

  我又不是不考虑利润,西山煤业的开支,我都详细计算过,西山煤业每出一批货,管事们都能根据我的指导,算清楚大致的利润,然后再为下一批货的生产作安排。

  还有,西山煤业采取的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每个人专精于一样事情,正所谓熟能生巧,他们专精于一件事情,那他们的效率,就会越来越高,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蜂窝煤的火爆,陛下、爹、诸位大人你们都看到了,蜂窝煤根本不愁销路,如此状况,怎么会赚不到几百万两银钱呢?

  我都算好了,除非发生大型意外事故,否则肯定可以赚得几百万两银钱。”

  “贤侄大才!”

  杨守随虽然还是不怎么相信西山煤业一年能赚几百万两银钱,但是他对李兆同话里蕴含的东西很感兴趣,尤其是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他极为感兴趣。

  所以,杨守随当即就开口询问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是怎么一回事。

  李兆同也不隐瞒,他解释道:

  “很简单啊!就是生产一件产品之前,考虑清楚做成它需要经历哪些步骤,然后把这些步骤拆分开来,分给不同的人去做。

  就比如这蜂窝煤,有挖煤、挖泥、洗煤、搅拌、成型、晾晒等等步骤,我们西山煤业就是把这些步骤拆分开来,然后每一个步骤安排一些人手,让他们专门做这个。

  当然,流水线嘛!肯定不能断流,不然就不叫流水线。

  为了效率的提高,上一个步骤要承接下一个步骤,所以两个步骤做事的主要场地要相邻,这样就可以节省搬运的时间,也能节约人手。”

  “甚妙!甚妙!”

  杨守随眼神大亮,那计件制看上去要花好多钱,可这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能省钱啊!

  所以,他当即朝弘治皇帝躬身一拜,请求道:

  “陛下,还请您同意将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引入到工部的作坊当中来,如此,一定可以提升工部作坊的生产效率!”

  “哈哈!杨爱卿,不虚此行吧!你还反对朕前来西山煤矿视察吗?”

  这个杨守随,是一个清流。

  清流嘛,懂得都懂!

  这家伙,在弘治二年的“两京之狱”大型连续剧中,担当过“主演”,当时他是应天府尹,负责调查宦官蒋琮遭到御史姜绾弹劾一案,然后他看不起宦官蒋琮,偏向御史姜绾,被抓住机会的“纸糊阁老”刘吉指使亲信言官弹劾,被贬到广西当参政去了。

  不过这家伙能力不错,在广西搞严打,使得当地社会安稳了不少,他也得了民心,所以短短几年,他又爬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上,还兼任大理寺卿。

  但清流终究是清流,狗改不了吃屎,典型的文人心态,对皇帝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许,很喜欢唱反调。

  所以,弘治皇帝说要去西山煤矿视察时,知道西山煤矿有很多流民的他,那是强烈反对。

  弘治皇帝也是有点小脾气的,记住了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