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老母乱点鸳鸯谱(修)
瞎,从别人家那儿听到消息。”
刘世清莫名其妙地看向大伯母,心想他还没谈恋爱,哪来的对象啊。“阿伯母,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没有处对象啊。不过您放心,往后我若有了对象,必定第一时间通知到您的。”
大伯母瞪他:“怎么又糊弄起我老人家来?你开发嫂都说了,前段时间这位姓蔡的女子还专门跑到乡下找你呢!如此情深,还如花似玉,赛过天仙啊!黑娃子,果然还是你争气,不仅学习好,连娶个媳妇都比振国强。”
吧嗒!刘世清冷汗掉下来,心想这哪跟哪啊,明明刚才还说着他的终身大事,怎么这会儿就扯到大堂哥身上来呢。“阿伯母,您搞错了。蔡……金花同志只是我高中同班同学,不是我对象哩。这事还得麻烦您跟村里各位叔叔婶婶说清楚,免得平白无故伤害了人家女孩的清誉!”
大伯母连连点头,忽而抬起头向他确认:“黑娃子,她真的不是你媳妇?”见刘世清点头,她惊喜地站起身,心里盘算起来:“那太好了!我看兴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也到了年龄,不妨叫他试试。哎,说不定刘家门楣转运,要娶个城里媳妇咯!”说完,她风风火火地转身出了门,往后山头跑去。
刘世清傻眼,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转头大伯母说起堂弟的婚事来?若当大舅子知道他不小心推动堂弟去骚扰他宝贝妹妹,他会不会教训他?哎,流年不利啊!
刘世清唉声叹气地回到家,屋里只有黄素娥在。“娘,他们呢?”
“都吃饱饭休息去了。”黄素娥把碗筷递给儿子:“河渠修得怎样?这两天能否通上水?这事得赶紧,麦子都发芽了都。还有,你怎么一副没精力的样子?累着了?”
刘世清摇了摇头,把刚才大伯母一事细细地说给她听。黄素娥听后,横眉竖眼地把碗筷磕在桌上,恨恨地说道:“她还想癞蛤蟆吃天鹅肉啊!村里人谁不知兴国是个二愣子,连说句流畅的话都不行。”
刘世清慨叹出声。堂弟刘兴国和他同是早产儿,天生体弱多病。不过在他命好,从娘胎出来没遗下什么大疾病。堂弟就不同了,脑袋天生迟钝,三四岁还不会说话,把大伯母急得要死,逼着闹着教他说话。后来他终于开了口,却是口吃。大伯母很是失望,也曾带他看过医生,不过都没什么成效。无奈之下,大伯母把大半的精力移到“造子大业”来,顺便将就着抚养二儿子。然后,就这般将就着,堂弟长大成年。
经历过后世的刘世清知道,婴儿口吃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只要父母耐下性子多花心思开导他,小孩会慢慢恢复正常。偏偏大伯母性子要强,凡事非得争出一二来,哪能忍受亲生儿子口吃的毛病呢!所以,甭说温言软语,不要厉声责骂就算好的了。
刘世清倒怜惜他这堂弟。许是童年缺少母爱而造成的阴影,他不爱说话,性格沉闷,完全没有年轻人跳脱活泼的性子。但他也有许多优点,为人憨厚,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胜在有钻研精神。去年他还尝试把不同麦种混搭起来种植,产量明显增加。刘世清对农事不了解,不知道他的尝试和后世袁隆平杂交水稻有没相关之处。但凭靠这份蛮劲,他就鼓励和支持堂弟继续研究下去,或许以后还有意外的发现呢!所谓“大智若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的就是他这类人吧。
“娘,话说大伯母他们怎么误会起我和郦雨嫣的关系呢!”刘世清询问母亲。
“你这娃子怎么说话的,怎么是误会!”黄素娥瞪他:“小雨这�
刘世清莫名其妙地看向大伯母,心想他还没谈恋爱,哪来的对象啊。“阿伯母,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没有处对象啊。不过您放心,往后我若有了对象,必定第一时间通知到您的。”
大伯母瞪他:“怎么又糊弄起我老人家来?你开发嫂都说了,前段时间这位姓蔡的女子还专门跑到乡下找你呢!如此情深,还如花似玉,赛过天仙啊!黑娃子,果然还是你争气,不仅学习好,连娶个媳妇都比振国强。”
吧嗒!刘世清冷汗掉下来,心想这哪跟哪啊,明明刚才还说着他的终身大事,怎么这会儿就扯到大堂哥身上来呢。“阿伯母,您搞错了。蔡……金花同志只是我高中同班同学,不是我对象哩。这事还得麻烦您跟村里各位叔叔婶婶说清楚,免得平白无故伤害了人家女孩的清誉!”
大伯母连连点头,忽而抬起头向他确认:“黑娃子,她真的不是你媳妇?”见刘世清点头,她惊喜地站起身,心里盘算起来:“那太好了!我看兴国各方面条件也不错,也到了年龄,不妨叫他试试。哎,说不定刘家门楣转运,要娶个城里媳妇咯!”说完,她风风火火地转身出了门,往后山头跑去。
刘世清傻眼,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转头大伯母说起堂弟的婚事来?若当大舅子知道他不小心推动堂弟去骚扰他宝贝妹妹,他会不会教训他?哎,流年不利啊!
刘世清唉声叹气地回到家,屋里只有黄素娥在。“娘,他们呢?”
“都吃饱饭休息去了。”黄素娥把碗筷递给儿子:“河渠修得怎样?这两天能否通上水?这事得赶紧,麦子都发芽了都。还有,你怎么一副没精力的样子?累着了?”
刘世清摇了摇头,把刚才大伯母一事细细地说给她听。黄素娥听后,横眉竖眼地把碗筷磕在桌上,恨恨地说道:“她还想癞蛤蟆吃天鹅肉啊!村里人谁不知兴国是个二愣子,连说句流畅的话都不行。”
刘世清慨叹出声。堂弟刘兴国和他同是早产儿,天生体弱多病。不过在他命好,从娘胎出来没遗下什么大疾病。堂弟就不同了,脑袋天生迟钝,三四岁还不会说话,把大伯母急得要死,逼着闹着教他说话。后来他终于开了口,却是口吃。大伯母很是失望,也曾带他看过医生,不过都没什么成效。无奈之下,大伯母把大半的精力移到“造子大业”来,顺便将就着抚养二儿子。然后,就这般将就着,堂弟长大成年。
经历过后世的刘世清知道,婴儿口吃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只要父母耐下性子多花心思开导他,小孩会慢慢恢复正常。偏偏大伯母性子要强,凡事非得争出一二来,哪能忍受亲生儿子口吃的毛病呢!所以,甭说温言软语,不要厉声责骂就算好的了。
刘世清倒怜惜他这堂弟。许是童年缺少母爱而造成的阴影,他不爱说话,性格沉闷,完全没有年轻人跳脱活泼的性子。但他也有许多优点,为人憨厚,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胜在有钻研精神。去年他还尝试把不同麦种混搭起来种植,产量明显增加。刘世清对农事不了解,不知道他的尝试和后世袁隆平杂交水稻有没相关之处。但凭靠这份蛮劲,他就鼓励和支持堂弟继续研究下去,或许以后还有意外的发现呢!所谓“大智若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说的就是他这类人吧。
“娘,话说大伯母他们怎么误会起我和郦雨嫣的关系呢!”刘世清询问母亲。
“你这娃子怎么说话的,怎么是误会!”黄素娥瞪他:“小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