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伴读
/>   而直到现在四皇子和乔贵妃也是皇帝的忌讳,是皇宫最不能提的人名,当年四皇子去世,一夜皇宫血流成河,要不是太后阻止,恐怕当年宫中妃嫔一个也在劫难逃,即使现在皇帝也不大去后宫,对皇子们也没有都亲近,传闻是迁怒他们的母妃,连带着不喜欢他们。

  而太后是最讨厌的除了周贵妃还是周贵妃,虽然周贵妃和五皇子已经不在了,可是先帝竟然把陵寝的另一半留给了周贵妃,那可是只有正妻才有的“生同塌,死同穴”的权利,先帝这样做不是告诉天下人周贵妃才是他的妻子,又把她这个皇后置于何地。

  所以在宫中上至皇帝,下到宫人无一不知,周贵妃绝对是太后的怒点,先帝一死她自己就殉情了,这样好了,让准备好好招待周贵妃的太后心里憋着气,按着先帝遗照把他们合葬了,不知道是不是以前憋的太狠,后来又没发泄出来,太后一提起周贵妃就咬牙切齿。

  而后宫妃嫔因为皇帝不好女色并没有太多,大皇子的母妃德妃,二皇子的母妃淑妃,三皇子的母妃贤妃,她们三人因为生了皇子而三足鼎立,毕竟皇帝就那么三个皇子,即使再不喜,到时候也是他们之中的皇子即位,自然皇子的母亲势必会是宫中最后的胜利者。

  其他一些小宫妃都依附于这三位妃嫔。

  同时因为赵良谊和赵父的恩怨,赵天鸣对赵良谊关注很多。

  赵良谊是宫中除了三妃之外比较特别的存在,她唯一的亮点是生了陛下唯二的公主,且莫离公主还颇得皇上喜欢,这么一来自然这位公主的娘就成了三妃拉拢的对象,加上她身后的建安侯府,皇子们也对她礼让三分。

  不过嬷嬷是宫中老人,因为长公主给她养老,自然说的更尽心些,她隐晦的提了提,现在的皇宫还有一股隐藏的势力。

  当年淮南王去了淮南,文孝皇后也和淮南王去了淮南,可是文孝皇后能在宫中保淮南王长大成人,那宫中的掌控力是何等的厉害,太宗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淮南王可是不安好心,就算不亲自暗害,那也是放任不管的,就是在皇帝如此态度下,能保淮南王长大的文孝皇后在宫中的势力可想而知。

  现在虽然经过了三代帝王更替,可是宫中是不是还要淮南王的势力,谁也不好讲,看这次淮南王把世子送来宫中读书,想必也是胸有成竹的。

  赵天鸣觉得无语了,他本来打算对这个淮南世子采取远距离态度,毕竟淮南王可是皇帝心头的刺。如果自己这个伴读和淮南王世子来个兄弟情深,就算自己和皇帝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那也是极其危险的,到时候,淮南王世子拍拍屁股走了,他就是再衷心,和淮南王有私交那就得不到重用。

  可现在知道淮南王那边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不要自己还没朝皇帝表完衷心就被气恼的淮南王干掉了,那他连命都没有了还谈什么前途啊。

  于是赵天鸣纠结了,不知道该怎么对淮南王世子,真是远则不逊近则怒,自己得好好的把握,赵天鸣内心深深吐糟:太宗,你干嘛要欺负淮南王,你以为他是小绵羊,结果成了霸王龙,现在更是连累自己死了多少脑细胞,还得提心吊胆的怕变成炮灰,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他啊!

  不管赵天鸣怎么抵触和希望淮南王一时脑抽不要他做伴读了,可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就是因为它的不可逆转性,时间一到,赵天鸣叼着他的小包袱,眼泪汪汪的和赵府众人告了别。

  赵父本来送走赵天鸣还是很伤感的,结果赵天鸣愣是把一场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