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桓越陷入冷战。

  但一些摆在眼前的事情刻不容缓。这些事主要包括成年皇子们的封号开府婚事,羽成熙为质归来的论功行赏,以及国库空虚等。

  之前因为司徒弘烨的影响,羽国皇子们的待遇参差不齐,封王开府婚事之事,有些大张旗鼓,有些被无视而一拖再拖。后来羽成蘅掌管政务,以边关战事国库空虚为由,率先削减宫中用度,对封王的皇子只保留封号,封地没有,俸禄等也依然按皇子例。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引起反弹。因为掌管实权的皇子中,四皇子羽成雪没有接受封号,而羽成蘅贵为明亲王以身作侧,同样没有封地,俸禄也只拿皇子的分例,率先堵了所有人的口。而睿王羽成珠因为投靠司徒弘烨之事暗地里被人诟病,本身又沉寂起来,并没有闹事。顺王羽成慕是个仁善君子,十分支持羽成蘅的决定。福王羽成瑛只是一个娃娃,还失去了母妃容妃,不足为患。

  另一方面,因为大皇子羽成熙身在梁国,羽成雪羽成珠等成年皇子毫无成婚之念,做父皇的正德帝羽宗仪不管,萧皇后不想他们越过自己儿子也跟着不管。这事儿便耽搁下来。后头的几个成年皇子都不敢提这个问题。

  如今羽成熙回国了,以他的年纪必然要尽快开府,萧皇后也积极为儿子张罗婚事,其他皇子的开府婚事也一一提上议程。

  而且随着因为立功而握有名声实权的皇子增多,来一场真正的封王典礼势在必行。

  颇令人头痛的是大皇子羽成熙的封王问题。以他的身份和功劳即使立刻立为太子都不为过。但如今执掌实权的却是明亲王羽成蘅。见识他能耐手段的大多数大臣都默认他是未来的储君。但也有少数讲究正统的清流和墙头草悄悄站到羽成熙这边。

  而怎样处置羽成熙,决定权却在羽成蘅手里。羽成熙对此十分大度,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接受他的安排。

  羽成蘅很想先下手为强把这出乎意料之外难搞的大皇兄封个闲王,然后扔最偏远的封地去自生自灭。但全天下都在看着他会怎样对待这个有功的大皇兄,他想坐这个帝位必须对这个坏人兄长表现他的宽仁大度。

  还有一个比较急切的问题则是国库空虚。三年前羽成蘅摆出“国库空虚”这个由头时其实国库一点也不空虚。羽国经历战乱,百姓的生活曾经穷困潦倒。但自从司徒弘烨来了,稳定了局势,羽国开始进入一段长时间的休养生息。司徒弘烨在赋税方面,没有对百姓更好,也没有对百姓更坏。他的钱财主要来自以战养战以及打压士族收缴所得,通过这些手段搜刮来的财富多得惊人。羽成蘅三年前如此有信心地让周凤谋迎战梁**,正是因为有了司徒弘烨的私库做后盾。同时,羽成蘅也继续让百姓休养生息,曾有一次削减赋税之举。但此举也为他挣了不少好名声。与梁国之战的胜利把羽成蘅的威望又推高一层。不过真正的受益人是坐在帝位上的正德帝羽宗仪。

  但穷兵黩武的代价是巨大的。战事延绵三年,尽管羽成蘅已经想尽办法开源节流,钱还是哗啦哗啦的像流水一般用出去,如今已经有见底的先兆。唯一比较令人安慰的是,和梁国议和时羽成蘅从何益手中讹了一笔私财外还有一笔战争赔款。不过这笔杯水车薪的战争赔款让羽成蘅被朝中的清流骂臭头,说他不讲圣贤之道,贪图黄白之物。当时羽成蘅的身体微恙,不耐烦了直接罚了这些人三年俸禄。

  不是说不该贪图黄白之物吗?大人们为国尽忠正该不收分文!

  这件事让羽成蘅和清流结下不大不小的梁子。如今人都悄悄站到羽成熙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