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
  羽国的正德帝羽宗仪软弱无能,令朝政大权旁落在昇王司徒弘烨手中。如今羽国君不君臣不臣的,羽氏皇室前途渺茫。

  但司徒弘烨想要推翻羽氏自立为皇却并不容易。羽国的政权在司徒弘烨出现前主要由皇族以及士族把控。羽国后宫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士族之女,而且羽宗仪虽懦弱无能,却是个多子的命。在司徒弘烨归顺羽国之前,羽宗仪不过三十岁,已经有十二子一女,最大的嫡长皇子羽成熙十六岁,最小的公主羽成微五岁,并且都在战火颠沛中坚强地存活下来。

  在羽国后宫,正四品以上的妃嫔才有资格生育皇嗣。品级达到正四品的妃嫔,不是有权有势的士族之女,便是极受羽宗仪宠爱的女人,因而羽宗仪的子女的生母大部分皆身份高贵,即使身份欠佳,也得羽宗仪爱屋及乌的喜爱。

  换言之,正德帝羽宗仪凭借这一层关系,让他的利益与士族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不到万不得已,士族们不会放弃羽宗仪以及他的皇子们,只是碍于司徒弘烨强横的实力,忍而不发。

  司徒弘烨不是傻子。在乱世中,他有枭雄的心计手段。他暂时没有充足的称帝的准备,但不代表他会一直维持现状。

  目前来说,他已经成功把羽宗仪变成他的嬖宠他的傀儡,而且撇开众望所归的太子人选——嫡长皇子羽成熙,成功拥立七皇子羽成灏为太子。同时,他限制了皇子们读书的权利,不允许皇子们进入上书房读书。他的目的很明确——他要把羽宗仪的子嗣培养成合格的傀儡!

  此举等同于动摇国本,曾遭到羽国大臣的极力反对!这件事直接导致了荀家的覆灭。荀家与萧家在羽国是并列第一的大士族,势力极大。荀家的女儿在后宫为淑妃,育有只比嫡长皇子小一岁的三皇子羽成敦。荀家在这件事上反对最为激烈,甚至带头掀起荀家一派的臣属罢朝抗议。司徒弘烨一怒之下,派兵攻进荀家,斩杀荀府上下一共六百七十八人,荀家各处势力被彻底连根拔起。宫中四妃之一的荀淑妃自尽,三皇子羽成敦暴毙!

  此事轰动天下!

  司徒弘烨的暴行受到天下士子的唾弃,激起的反对浪潮几乎导致司徒弘烨被驱逐出羽国!连羽宗仪亦迫于无奈做好自缢的准备,要与司徒弘烨死磕到底。若不是陈国的军队趁乱再次攻打羽国,羽宗仪与羽国士族感于灭国的压力,不得不与司徒弘烨和解,此事恐怕不能就此了结。

  但羽国士族从此和司徒弘烨离心却是不争的事实。

  司徒弘烨也因此清醒过来,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他答应了和解,有针对性地放宽了皇子们读书的条件,并承诺会尊重士族。但也仅此而已。他很清楚他最大的凭恃是他的军队。很多事上,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亦不能退让。

  而且他凶残的手段同样震慑了士族。士族对司徒弘烨的容忍度自荀家惨案后空前地宽大起来。

  羽国的政权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平衡。

  羽成蘅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自从见过司徒弘烨和羽宗仪后,他很迫切地想了解自己所处的羽国的状况。但按昇王司徒弘烨的规定,他一个月只能与自己的母妃顺贤妃见一面。顺贤妃居于深宫,对前朝的事情不甚明了,心里也畏惧司徒弘烨的手段,从不与幼子多说半句,怕幼子心生怨恨,再次得罪不能得罪之人。太子皇兄羽成灏对着其他人尚且有泱泱大气,却被司徒弘烨洗过脑,对司徒弘烨很是推崇,话里话外都劝告羽成蘅不能对司徒弘烨无礼,避开明月郡主司徒悦,对朝中之事是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