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炼爱
  那晚争吵后,我和雷一楠的关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吃饭在食堂遇到,他装作视而不见;碰到同学一起打招呼,他连眼睛也不曾在我身上扫过,仿佛我是透明的空气。

  我其实很想问问他最后想得怎么样了,是否回心转意;可每当拿起手机,想起那晚的争执,却不知以什么立场和资格开口。

  说实话,我的心里挺难过的。

  没过两天,陶老师问我有没有时间,想找我谈谈。

  我知道她想跟我谈什么,心里并不情愿去,但班主任的面子,还暂时没有胆子拂开。事情都已经到这一步了,也只有硬着头皮面对了。

  办公室只有陶青一个人,顾长熙的位置是空的。

  陶青堆起笑容,拂开沙发上堆起的杂物:“坐,小宁。”

  我乖乖坐下来。

  “假期很累吗?”陶青问,“开学好像瘦了点。”

  “还行吧。”

  “暑假在哪儿实习的?”

  “b市设计院一所。”

  “哦,那所工作量挺大。上一届去那实习的同学回来都抱怨苦。”

  “有点,”我点头,“不过学的东西也挺多的。”

  陶青勾起嘴角微微一笑,端起跟前的茶水吹了吹,热气袅袅。

  我知道,一般谈话之前都会寒暄一些家长里短,活跃气氛,作为铺垫。

  果然,陶青抿了一口茶,寒暄阶段结束,话题进入了正题:“我听说,你好像要出国?”

  “是啊。”

  “不保研了吗?我记得上学期咱俩聊天的时候,你还多关心保研的事儿,现在名额下来了,怎么你倒还放弃了?”

  “陶老师,”我想了想,把之前准备好的话全盘托出,“您也知道,国外大环境比较好,学的东西多,读研究生也只要1-2年,时间短回国却是洋文凭;而国内研究生一般都是3年。我已经在国内读了5年的本科建筑,很想出去走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体会不同的人生。而且您也知道我家里的情况,他们都在国外,也都鼓励我出国。”

  说完这一席话,我鼓起勇气看着陶青的眼睛,表现出坦荡的表情,等待她的反应。

  她也看着我,茶香氤氲,我知道她一定在端详我的表情,考虑那段话时出于我的真心,还是说词。

  确实,之前我那么期望关心保研的事儿,私下到处打听,生怕自己不能上,而现在名额下来了,我却毫无征兆地一百八十度转弯了,怎能不让人奇怪生疑?

  半天,陶青笑了一下,开口道:“小宁,我忽然想起了五年前,第一次见你的情景。”

  我没明白。

  陶青继续道:“我还记得报道的那天是九月六号,天气很热,中午吃过饭,我就在空调室里休息,准备晚上给你们开班会。就是在这个房间,也就是这个窗口,我无意中往外一瞥,看到光秃秃的水泥地里有个姑娘,一个人顶着烈日,很吃力拖着一个跟她半人高的大箱子,挥汗如雨。那个时候学校允许三轮车有偿帮人托运,有个师傅经过她,他俩聊了几句,然后三轮车师傅摇摇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