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隋唐英雄
emsp;李世民这个人是最讨厌贪官污吏的,隋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有着这些贪婪的佞臣。因着吕成一来就掌管财政仓储事务,将簿册重新整理,贪官们的老法子不顶用了,遂账面上某些缺漏就再也掩藏不住了。李世民发觉后,盛怒之下将度支大肆整改了一番。

  由于吕成此统计之法的确有功,揪出了不少度支蛀虫,李世民也在吕成任职司庚的第五个月,将他提拔为度支侍郎,正四品下。其实对于一个王爷来说,吕成大约算是有史以来最苦逼的了,想当官需要先种田不说,还得从司庚大夫开始,一点点的往上爬。

  许多朝臣口里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也确实有些为吕成叫屈。但吕成自己,倒是没什么感觉,他享受的,是这个逐渐用自己的能力去征服唐太宗的过程。每一次小小的胜利,都会带给吕成莫大的成就感。这是君臣之间的较量,趣味盎然。

  吕成任职度支侍郎后,将宏观经济调控的那一套也舶来使用了。大唐此时正属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故而国家的财政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其中蕴藏的学问可大了去了。多少钱用于农业开荒,多少钱用于国际贸易,多少钱用于工部建设,多少钱用于改善民生。还有这每年文武百官的饷银,军队的粮草军饷。鉴于大唐目前属于扩张阶段,还有许多失地等待收复,这要不要打仗?能不能打仗?能抽出多少钱来打仗?都不是简单的事情。

  吕成在支度一直升到了尚书,坐管整个国家财政,又教出了不少学生。大唐人才济济,吕成给众人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于是度支官员努力学习改良,甚至后来居上也不是没有。吕成在度支任职三年之后,觉得已经没什么可以再改革教授的了,于是对度支也腻味了,转而开始研究起了水利。

  吕成请旨李世民,说他要去工部涉下的水部任职,也不需要多高的官职,还是当一个司水大夫就好了。让朝中众臣是大跌眼镜,放着朝廷三品大员不做,非要去当那个六七品的芝麻官,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没事瞎折腾的精神啊!

  可李世民居然也同意了,又将吕成放到了工部水部,当起了一名专管水利建设的司水大夫。吕成虚心学习前人经验,每天研究怎么发明新的灌溉方法,如何更有效的防治洪水,建设堤坝。吕成结合前后经验,又仔细研究了大唐各地的地形地貌,作物分布,提出了四点有关新水利的建议:一修筑地龙灌溉水田,开辟平原新水稻田种植法,推广插秧,先将秧苗养殖于秧田,培育成功后插于水田,节约了用水,还提高了产量;二利用东南洼地修筑圩田;三引浊放淤,改良西北盐碱土地;四修复古渠旧堰,以利灌溉。

  吕成之前曾在度支任职,因此在推广新法的同时,也格外注重计划的可实施性。将新法所用到的人力财力物力都进行了精简,列出了表格,项目预算一目了然,务求以最节约的方式建设新水利工程。李世民在详细看过了吕成呈上的奏折后,批准了吕成的建议,于是大唐内开始兴起了新水利的建设。吕成也一路从小小的司水大夫,青云直上坐到了工部尚书。

  如此建设新水利,又是三年时间过去了,新水利工程已经基本推广完成。吕成坐到工部尚书,再度对工部腻味了。人家底下上来的小青年,脑子也很灵活呢,吕成觉得自己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于是就想,也是时侯再换一个地方了。这回咱换刑部,破案子,当柯南去。不做别的,先从书令使开始,看管刑部卷宗。

  就这样,吕成要辞去工部尚书的奏折呈到了李世民面前,李世民笑而不语,再度批准了。至此,众人也算看明白了,皇上和息王就是一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