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千亿之家
以无限制的扩大。

  鸿基旗下的产业投资基金目前已经发展二十亿美元的规模,已经算是业内的翘楚了;规模继而扩大,投资效率及收益率就有可能会急剧下降,管理的复杂性及风险则反之大幅提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

  而同时作为非公开发行的基金,募集资本的范围本来就有限,一旦对特定范围内的投资者吸引力下降,基金的资本规模想到进一步扩大,难度自然也就会倍增;这时候分枝散叶也就成了必然。

  与其压制旗下管理人员想单飞的野心跟欲望,还不如提供资源、帮助这些人去成立新的独立投资基金,更有利于促进鸿基影响力的扩大——表面上,梅钢系也跟他们撇开经济上的直接联系,但这些投资基金依旧可以算作梅钢系的外围。

  沈淮知道宋鸿军想提供资源帮助的那些人,必然也是他所看重的,分枝散叶对扩大鸿基、扩大梅钢系影响力有好处的那些人,点点头,说道:“我这次要在香港留七天呢,也有时间多见一些人。只要他们成立的投资基金,能确定主要投资方向在淮海湾,省国资那边甚至也可以以淮海融投的名义作为发起人参与……”

  内地还没有对私募基金放开口子,淮海湾政府建设基金也只是省市区县政府特定的出资发起人,但没有办法在内地再扩大资本募集的范围。不过,在香港的资本市场,私募基金则发展相对成熟。

  沈淮计划省国资直接参与,也是打算以淮海融投等省国资企业作为发起人之一,出资与香港的公司、投资人成立合伙人或合资性质的私募基金管理企业,然而在香港募集更大规模的产业资本,再回到淮海湾参与各项实业的投资。

  说到底,沈淮还是想以更少的资本投入为引子,以资本杠杆的形式,撬动或者说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本参与淮海的地方发展建设中去——比起直接的招商引资,这种方式更积极主动,也更能推动淮海地方上的国企或民营企业发展。

  顾家宝和系与融信合作,争取南湾湖新区建设主导权,只是他们的第一步。宝和系在香港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将近两千亿,能撬动的资本远不止百亿级别。不想风头叫他们抢尽,梅钢以及省国资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余薇都想光着膀子往你身上贴,你怎么对人家爱理不理的?”宋鸿军又问沈淮。

  宋鸿军的话倒没有太多的暧昧意味,但在座的赵天明、王卫成、郭全都禁不住呵呵而笑。

  沈淮摇头而叹,无奈的说道:“顾家老爷子还没有断气,余薇想借我们摆脱顾家的控制,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她的热情,我消受不起啊……”

  顾家对宝和船业总计持有约25%的股权,除了顾家老爷子在清醒时,直接转到与余薇所生的yòu子名下15%的股权外,宝和系最顶层的控股机构——也是跟孙家家族基金差不多性质的存在——宝和信托还持有宝和船业10%的股权。

  余薇作为其子的监护人,以15%的股权掌握宝和船业,地位远谈不上稳固。

  目前,一是顾家老爷子还没有撒手而去,二是宝和船业的业绩还算稳定,所以余薇在宝和船业的地位还算稳定。

  一旦顾家老爷子撒手西去,掌握宝和信托的顾家掌门人顾泽军,联合其他股东,将余薇从宝和船业董事局逐出去,并非难事。

  余薇除了代子掌握宝和船业的15%股权外,并没有能力改变其他股东的结构,而她要想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