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抢人抢项目
�地产业里的地位也不会比融信地产这样的大型地产商稍差。

  沈淮要是请周伟民去主持这家省国资地产集团,叫周伟民怎么拒绝?

  虽然说沈淮直接将周伟民拉过去负责新成立的省国资地产集团,差不多可以直接着手去推动花溪市场二期工程,不过,沈淮在省国资体系人事任命上,还没有一票决否、一锤定音的权力,有些话现在还只能点到即止,暂时还不会往深里说。

  ************************

  在北塘区政府食堂用过宴,叫一干人等围着道别,李谷看着夜sè未深,问沈淮:“要不要到我家里再坐坐,再喊上老熊?”

  坐进李谷的车里,沈淮打电话给熊文斌,得知熊文斌也刚进家门,就索性拉李谷一起到熊文斌家喝茶去。

  五月初的徐城已经入夏,但夜sè清凉,坐在院子里听着树动虫鸣,倒是十分的写意。

  “你要砍掉所有省属企业所属的地产公司,合并成立一家大型地产集团,难度很大啊,”李谷手捧着茶杯,吹开热汽腾腾的雾汽,也不顾水烫,轻抿了一口,说道,“省钢、省一机、省二机等等,都有下属的地产公司,效益还算不错,而且这又涉及到这些集团内部干部职工的住房福利,他们不会轻易同意国资办将这方面的权力完全砍掉,只怕你连淮煤孙浮敬的工作都难做通。”

  大型国有集团都是一个个独立王国,谁愿意动不动就被主管部门上面砍手斫脚?市政府秘书长鲁俊生刚才在北塘区政府里也为沈淮提出的构想所唬住,但听李谷的话,细想想,真要照沈淮的方案,阻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这年头要推行改制,最难的处理环节就是收权、放权。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沈淮笑道,“效益好的集团,国资办要充分放权,让他们自主经营,多元化经营也是可以试探的方向,国资办只需要确立增值成长目标即可,产业升级转移,国资办这边也只指导跟辅导。不过,省属国企去年亏损面还有40%,加上微利支撑的企业,差不多有70%是没有能力去搞多元化扩张、经营的,也没有能力独立解决职工住房的问题,更没有能力独立推动产业转移升级,他们反对的声音总归是不会太坚决的。”

  李谷心想沈淮留了退让的余地,能掌握70%的基本面,差不多也足够了。

  “花溪市场二期,打算什么时候上马?”熊文斌chā话问道。

  李谷当然知道熊文斌会比他更早知道沈淮心里打的算盘,他今天晚上想再拉沈淮到他家里坐坐,也最关心这事。

  “尽快推动,我也不想拖,”沈淮说道,“今天跟周伟民见上面,也算是提到这事;接下来,还要李市长帮着推动啊。”

  “又赖到我身上来了?”李谷笑问道。

  “花溪市场原先的二期,只计划投入两亿再扩建六万平米的综合市场,”沈淮说道,“但徐城交通地理位置有发展更大中小商品集散市场的潜力,不仅往省内辐射,还要往中原、往江东、往鲁豫等省市辐射。要是将旅游观光、餐饮酒店以及物流等等环节都考虑进来,我觉得花溪二期可以直接建造五十万平方米以中小商品集散为主,包括家俱、建材、家居、电子等诸多专业市场在内,又辅以旅游观光、餐饮酒店的综合性商业集散区。这样除了省纺织集团的印染厂要迁出,周边的棚户区改造也可能同时推动进行。而考虑到综合批发市场的特性,花溪二期建成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