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
��他只是提升了一阶,晋升为左佥都御使,而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却因宁锦大捷有功晋升为太师。

  其实魏良卿这个还不算什么,他虽然没去过辽东,但好歹成年了,更为夸张的是,魏忠贤的另一个侄子,还在nǎi娘怀里吃nǎi的魏良栋竟然也因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有功被封为东安侯并晋为太子太保!

  这是何等的卧槽啊,袁崇焕被气得直接辞官回乡,撂挑子不干了。

  崇祯皇帝继位后,魏忠贤等一众阉党被除,他的机会又来了。

  他刻意夸大自己在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中所起的作用,并吹出五年平辽的神话。

  这话,崇祯帝竟然也信了!立马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使,去督师蓟辽!

  督师这个头衔可不得了,什么总兵、巡抚都得听他的,可以说位极人臣。

  六年,从正七品的县令升到准一品的督师!

  六年,袁崇焕就走完了很多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升迁之路!

  不过,他最后这一下把牛皮给吹破了,五年不但没能平辽,还把皇太极平的跑到大明京城撒野来了。

  结果,崇祯皇帝一气之下,把他给活刮了!

  由此可见,吹牛也是门学问,瞎吹是不行的。

  在明末,吹牛是不犯法,只要你敢吹,升官那绝对比坐火箭还快。

  但是,吹牛也是有风险的,牛皮不能吹太狠,一旦把牛皮吹破了,那就是赤果果的欺君,会死很惨。

  张斌知道,这会儿,辽东那滩浑水趟不得。

  因为后金现在气势正盛,而大明却被党争和贪腐搞得乌烟瘴气,此消彼涨之下,要想收拾后金,很难。

  要吹,必须找个简单点的,容易点的事情吹。

  他想了一会儿,又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熊文灿。

  他之所以想到熊文灿,倒不是因为这位仁兄吹牛厉害,这位仁兄的特长也在嘴上,不过不是吹牛,而是忽悠人。

  崇祯元年,熊文灿就任福建巡抚,海盗头子郑芝龙由厦门攻铜山,结果,竟然被他招降了!

  崇祯十年,他因为治理海盗有功,被举荐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王家祯总督南直隶、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负责围剿农民起义军。

  他又使出忽悠神功,把农民起义军头子张献忠给招降了。

  不过,这次其实是熊文灿被忽悠了,张献忠是诈降,不到一年,张献忠便降而复起,闹得更凶了。

  结果,熊文灿也被崇祯给斩了。

  当然,张斌也不是想学着熊文灿去忽悠人,他只是想在合适的时候吹嘘一番,代替熊文灿去当福建巡抚。

  因为他知道,海盗头子郑芝龙其实早就想投诚了,不管谁去,这个功劳都能轻松拿到手。

  更重要的,这个县令张斌的父亲就是福建都司下属的大金所千户,而他未来的岳父,更有望出任福建都司都指挥使!

  他只要能当上福建巡抚,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不但能轻松招降郑芝龙,还能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