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土地问题
只是双方长辈提起过,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张晓娅在今年三月已经通过了本校研究生考试,往后的路如何走,谁都说不清楚。(注:谢谢提醒,前面关于张晓娅读大三是时间错误,特此更正。即写即发式写作最大的魅力是参与感,大家帮着作者纠错,比我写完以后再反复修改有效率得多,实体书出来以后,这些问题都会纠正)。

  打了一通电话,时间就过了半个小时,王桥在屋里做了一百个虎卧撑,这才将身体活动开。

  来到镇政府办公室,王桥先把副镇长罗基奎叫到办公室,再次qiángtiáo安全大排查的重要性,提出过“严、细、全”的三字要求。

  严就是严格,不循私情,不走过场、不做形式,有问题必究;

  细就是细致,能够发现问题,找到薄弱点;

  全就是全面,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任何死角。

  提完“严、细、全”要求后,王桥特意提到对城关镇其他冷库的专项排查,以及对矿山企业的重点检查。

  罗基奎离开办公室以后,王桥想起自己随口就总结出来的三字经,不禁暗自感叹公文套路的同化力和有效性。公文在政府机构的运行中必不可少,没有公文来往几乎无法有效传递信息。在数十年公文写作中形成了很多套路,这些套路都是实践中提炼和总结出来的,具有很qiáng的实战性,同样也具有“套路”的空洞性。

  王桥熟悉这些套路是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那一段时间。作为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在特定环境里用极快速度来学习公文写作,并且随即要用在实际工作。在山南大学中文系的选修课里,本身就有公文写作的内容,因此,有一定基础的王桥掌握起来还是很快的。

  掌握公文的套路以后,实则就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这是在处理公务中被证明有效的思维模式。基层经验丰富的领导会根据实际情况qiángtiáo某一方面,基层经验欠缺或者没有什么才干的领导就按照公文模式来指导工作,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比如王桥刚才提出来的“严、细、全”,实则是套路。用三个常用的套路将安全检查的主要要求全部传达了,如果安全检查出了问题,必然会是在“严、细、全”三个方面的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这就显示了公文套路的实战性。

  但是对于罗基奎来说。“严、细、全”这个要求提了略等于没有提,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反而是后面qiángtiáo的内容很重要,值得高度重视。他将检查组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些重点企业,这些重点企业不能在检查表中明说。而是口头交待。其中一个小组主要针对冷库,另一个小组主要针对矿山。

  在分组完毕后,罗基奎依葫芦画瓢向小组们提出了“严、细、准”三字要求。

  从县里传导出来的工作任务就被层层安排下去,县委县政府的意志就变成了单个工作小组的任务。最终县政府的意图能否实现,则要看最终落实的工作小组是否有力。

  与此类似的是制定政策的更高机关,他们的模式是领导下任务。处长们制定具体政策,也就被称为处长治省。

  宋鸿礼在十点钟回到城关镇。一路上楼,遇到的城关镇干部都热情地招呼老书记。王桥听到招呼声,赶紧从办公室出来,跟着宋鸿礼一起来到书记办公室。

  略为寒暄,宋鸿礼就将话题转到创彩集团工作上,道:“这次到盖世一东与创彩集团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