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工地生活(三)
�要在这些小事上牵涉jīng力。”

  王桥自嘲道:“我已经没有什么正事了,也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帮着工地解决具体事就是最正的正事。”

  “如果真闹大了,蛮哥再出面。有时打一架也好,增qiáng凝聚力。也锻炼了队伍。”陈qiáng又对老廖道:“等会把老张、老刘和王三几个人叫上,我们一起到镇里吃饭,给蛮哥接风。”

  陈qiáng和王桥说话时的语气与用词总让老廖感到奇怪。陈qiáng年龄超过五十,曾经在省交通厅担任过总工,技术霸道,还坐在监狱,在工地上很有威信。但是他这种资历和王桥说话之时是发自内心尊重,并没有表演和tiáo侃的成分。

  就算王桥是政府官员,职务也肯定比不上交通厅总工,更何况还有更高级别的官员来过工地,陈总都没有如此恭敬。

  老廖尽管觉得奇怪,也没有多嘴,王桥是王晓的弟弟,几个公司高层的事情很复杂,关系很微妙,说求不清楚。

  工地上事情多,陈qiáng来到工地以后,不停地有员工汇报工作。陈qiáng总是第一时间去现场,及时、准确、简洁地下达指令。终于忙完了杂事,陈qiáng换好衣服,带着几个骨干到镇里面吃饭。平时陈qiáng总和大家一起在工地吃饭,为了招待王桥,他才特意安排在镇里面餐馆,

  “我这人做工程有洁癖,最看不惯工地里面各种设备设施摆得乱七八糟,摆得乱七八糟说明心中无数,计划做得不好……”一行人沿着小道穿过好几个标段,陈qiáng一边走一边给身边的技术人员指点其他工地的得失。

  王桥当过城管委副主任,检查过城管委施工队的施工现场,不完全算外行。仔细听了陈qiáng对几个标段的评价,才明白城委管施工队确实是土八路,自己当初选择与陈qiáng合作实在是英明之举。

  边走边谈,很快就来到场镇。这是一个与旧乡非常类似的偏僻小镇,时光仿佛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施工队熟门熟路地来到取名为新兴饭店的小食店,这是一个专门卖豆花和蒸菜的小店,又脏又破,但是生意兴隆,客人绝大多数都是附近工地的人。

  老廖是熟客,进来以后就道:“在屋外面摆一张桌子,每人一碗豆花,一个肥肠大笼,一个排骨大笼,弄点镇里酿的高粱酒。”

  老板娘热情地道:“今天我们杀了猪,有新鲜的肠旺汤,要不要。”

  老廖道:“要,来一大份。”

  老板娘又道:“你们几位老板还是喝点好酒,我有瓶装酒。”

  老廖道:“哪个喝你的瓶装酒,我们就喝本地高梁酒,不上头。”

  豆花和蒸笼都是现成的,摆在座上散发着腾腾热气,香气十分诱人。王桥骑摩托车到工地,又在工地转了一大圈,肚子早就饿扁了。他放了一块肥肠在嘴里慢慢嚼,一股奇异香味就在口腔里呯呯爆炸。

  老板娘用盆子装来一斤高粱酒,在高粱酒里面放了些米饭。据说用这种办法就可以除掉高粱酒里面的杂质,在昌东喝酒的人都喜欢这样做。

  老廖给每人倒了一土碗酒,然后又专门为陈qiáng找大蒜。

  陈qiáng举碗道:“蛮哥,我们哥俩碰一个。”

  王桥举碗一饮而尽,发自肺腑地道:“今天跑工地感觉很不错,在大自然里做工程,比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