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任大小姐(2)
到,这个身体,居然晕船,到了青岛的时候,她差点儿没把胆汁都给吐出去。下了船的时候,从来都不知道,又脚着地的感觉居然那么好。

  青筝这个情形,没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别想恢复,想马上走,是不可能了。

  “阿福,你快去找住的地方,我跟香草看着小姐,你找好了住处再来码头接我们。”芹嫂四十多岁,能稳得住,一边儿跟香草两个把青筝扶到码头的休息室休息,一边儿吩咐阿福去找住处。

  “小姐,我这儿有酸梅,很止吐的,你试试吧?”青筝吐得迷迷糊糊的,靠在椅子上休息,听到陌生人的声音,抬眼看过去,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梳着学生头,拿着电视剧里最常见的那种上面蓝开襟儿下面黑裙子的校服,手里拿着个小纸包儿,笑得特别温暖的看着她,眼里是很真切的关心。

  “谢谢。”青筝已经没力气再说什么,接过酸梅放在嘴里,酸味一下子冲击着味蕾,又带着点儿甜,果然,想吐的感觉轻了不少。

  其实说起来,遭的这份儿罪,也怨青筝自己,空间里晕船药也有,酸梅什么的更是不缺。

  只是,她是真不知道这身体晕船。刚开始船走起来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稍稍有点晕的感觉的时候,她还以为是困了,直接倒头就睡,等到晕得受不了,直接吐着醒过来的时候,再吃药已经来不及了,那药还没走到胃里呢,就给吐出来了。酸梅啥的也根本不管用,船只要还在走,就晕得不行。明明别人都觉得船很稳,她都觉得天旋地转的,也是没谁了。

  “谢谢。”感觉好点儿了,青筝再次对穿校服的小姑娘道了谢,看到她的校徽上写着青岛女子高中。

  “不客气。嚅,这些都留你吧。我先走啦。”小姑娘看青筝好些了,直接把手里的小半袋酸梅递给了香草,也不等青筝道谢,蹦蹦跳跳着就跑开了,远处站着一对中年的夫妇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儿在等着她,看穿着,应该也是富裕的人家。几位汇合后,一起出了站。看来应该是与青争同船,也是刚下船的。

  青岛是个很神奇的地方,任大小姐在家娇养,一点儿都不关心家里的生意的人,都知道商行的货,好多都是从青岛进的,特别是民生方面的,布啊,建筑材料啦,还有一些大件儿,自行车,各种工具机器啥的。青岛有很多工厂,因为这里不交税,不是没有税,只是收不上来。政府不敢到洋人的地方收税,洋人又收不到税。没有各种苛捐杂税,成本就要低上很多,价格自然就低。所以,各地的商人都到青岛进货。比如东北,走水路方便,加上运费运回去,也比当地还要便宜一些。东北在那位少帅的经营下,实际上工业是非常发达的。但是确实不便宜。

  青筝就住在离码头不远的海岸大酒店里,每天没事儿就带着香草出去转。租界里中西结合的特sè特别的明显。既有欧洲风格的,也有中国古典风的,倭人来了十几二十年了,也有不少倭风的建筑。各种洋货铺子也不少,还有洋行一条街,各国的洋行都有,其中倭人的商社就得占上一半。

  除了零散分布在各条街道上的饭馆商铺,城里还有两条特别繁华的商业街,一条叫万国街,主要各种日用品,面向平民,日常人流量特别多,总是很热闹。还有一条街叫华侨路,算是高档商品区,看着人并不太多,但因为客户都是有钱人,利润应该更好。做为港口城市,运输方便,商品种类特别的丰富,华侨路上,几乎能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名牌奢侈品。几辈子之前,青筝也是在民国时期做过任务的,那时候她待在大上海,做为当时的远东第一城市,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