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清穿大丫鬟(3)
>
还有一个常常在,分在珍嫔的咸福宫里。青筝觉得,她还算不错,上面没有主子利用她,珍嫔自己就是宠妃,也不是提拔她出头,如果她肯安于平凡的话,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的。这个问题应该不大,照青筝一个月来的观察,这姑娘除了很爱干净,有时候一天要洗两遍澡之外,还真没什么争上游的心。
其余的秀女也全都有了去处,不出所料,不是赐婚到各宗室做福晋侧福晋,就是赐到皇上重视的宗亲子侄府里做格格。
青筝的去处也同时有了结果,全嫔娘娘中皇后娘娘特别申请,求赐了她到承乾宫做掌事姑姑,顺带还把翠儿也要了一起。
“竹青,娘娘知道你向来谨慎懂事,办事周全,让你去照顾全嫔娘娘,她也是放心的,你可不要辜负了娘娘的期望。”春嬷嬷亲自来储秀宫宣布皇后的旨意,还特意嘱咐了青筝两句。
“谢皇后娘妨赏识,奴婢必当尽心尽力服待全嫔娘娘。”青筝行了礼,规规矩矩的听着。
那些语言里的机锋,她也不去接,心里清楚就好了。
青筝的心,从来不在后宫争斗里面,卷在里面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她想利用后宫对皇上的影响呢,大家互相利用,谁也别说谁多干净。
“竹青姑姑,以后还请你多受累啦,我年轻,没经过什么事儿,又是刚进宫,什么都不懂,全赖姑姑照应着。阿玛托人捎了信给我,还特意交待让我遇事要多向姑姑请教,说多年以前与姑姑还是旧识呢!”全嫔在承乾宫一看到青筝过来就拉着青筝的手,与在储秀宫里完全不同的热情,让人觉得她终于找到了依靠般的信赖。
呵呵,果然,大户人家出来的,就没有简单的。
竹青跟颐龄大人还真认识,硬说是旧识也行。还是当初竹青刚进宫做宫女那会儿,颐龄还在宫里做二等侍卫,竹青的阿玛托他照看女儿,颐龄出于情面,帮着捎过两次家书,跟总管太监们提过一句而已。当然,做为竹青,还是得记着颐龄的恩情的,她能在后宫过得清闲,人家也是帮过忙的。
大概全嫔也以为青筝是因为颐龄的关系才一直比较关照她的吧。
这样也好。
啊,对了,一直忘了说,竹青的出身。她是上三旗的包衣,户籍在直隶,姓乌雅。是的,就是姓雍正皇帝亲妈德妃那个乌雅氏,不过是远到不能更远的远枝,所以抬旗的时候,也没稍上他们家的祖先,后来因为德妃的关系,虽然还是包衣,但毕竟与别家不同了。
到了竹青阿玛苏和泰这一代,已经在内务府广储司做到了主事。不过她进宫的时候,还不是。要不然,怎么也能给自个儿闺女弄个免选的。那时候,苏和泰还只是小小的笔帖式,虽然人面挺广,但手里并没有任何的实权,还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不得不把闺女送给宫里当宫女。后来他也挺狠,到底搬倒了上司,自己才开始上位的。
到了如今,苏和泰的职位是苏州织造府里的主事,虽然还是主事,但是职权可是天壤之别,再进一步可就是苏州织造了,那是个什么位置,绝对的皇帝亲信,仅次于两江总督的位子,说是江南的土皇帝都为过。有人说,主事是主事,一辈子都不可能做上织造的位子,就算是那样,也比普通的包衣要qiáng太多太多了。
也因为苏和泰后来官越升越快,也是怕女儿在宫里被有心人利用了,竹青才越发的低tiáo,甚至在内务府那边儿,连两人的父女关系都托关系瞒下�
还有一个常常在,分在珍嫔的咸福宫里。青筝觉得,她还算不错,上面没有主子利用她,珍嫔自己就是宠妃,也不是提拔她出头,如果她肯安于平凡的话,日子应该不会太难过的。这个问题应该不大,照青筝一个月来的观察,这姑娘除了很爱干净,有时候一天要洗两遍澡之外,还真没什么争上游的心。
其余的秀女也全都有了去处,不出所料,不是赐婚到各宗室做福晋侧福晋,就是赐到皇上重视的宗亲子侄府里做格格。
青筝的去处也同时有了结果,全嫔娘娘中皇后娘娘特别申请,求赐了她到承乾宫做掌事姑姑,顺带还把翠儿也要了一起。
“竹青,娘娘知道你向来谨慎懂事,办事周全,让你去照顾全嫔娘娘,她也是放心的,你可不要辜负了娘娘的期望。”春嬷嬷亲自来储秀宫宣布皇后的旨意,还特意嘱咐了青筝两句。
“谢皇后娘妨赏识,奴婢必当尽心尽力服待全嫔娘娘。”青筝行了礼,规规矩矩的听着。
那些语言里的机锋,她也不去接,心里清楚就好了。
青筝的心,从来不在后宫争斗里面,卷在里面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她想利用后宫对皇上的影响呢,大家互相利用,谁也别说谁多干净。
“竹青姑姑,以后还请你多受累啦,我年轻,没经过什么事儿,又是刚进宫,什么都不懂,全赖姑姑照应着。阿玛托人捎了信给我,还特意交待让我遇事要多向姑姑请教,说多年以前与姑姑还是旧识呢!”全嫔在承乾宫一看到青筝过来就拉着青筝的手,与在储秀宫里完全不同的热情,让人觉得她终于找到了依靠般的信赖。
呵呵,果然,大户人家出来的,就没有简单的。
竹青跟颐龄大人还真认识,硬说是旧识也行。还是当初竹青刚进宫做宫女那会儿,颐龄还在宫里做二等侍卫,竹青的阿玛托他照看女儿,颐龄出于情面,帮着捎过两次家书,跟总管太监们提过一句而已。当然,做为竹青,还是得记着颐龄的恩情的,她能在后宫过得清闲,人家也是帮过忙的。
大概全嫔也以为青筝是因为颐龄的关系才一直比较关照她的吧。
这样也好。
啊,对了,一直忘了说,竹青的出身。她是上三旗的包衣,户籍在直隶,姓乌雅。是的,就是姓雍正皇帝亲妈德妃那个乌雅氏,不过是远到不能更远的远枝,所以抬旗的时候,也没稍上他们家的祖先,后来因为德妃的关系,虽然还是包衣,但毕竟与别家不同了。
到了竹青阿玛苏和泰这一代,已经在内务府广储司做到了主事。不过她进宫的时候,还不是。要不然,怎么也能给自个儿闺女弄个免选的。那时候,苏和泰还只是小小的笔帖式,虽然人面挺广,但手里并没有任何的实权,还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不得不把闺女送给宫里当宫女。后来他也挺狠,到底搬倒了上司,自己才开始上位的。
到了如今,苏和泰的职位是苏州织造府里的主事,虽然还是主事,但是职权可是天壤之别,再进一步可就是苏州织造了,那是个什么位置,绝对的皇帝亲信,仅次于两江总督的位子,说是江南的土皇帝都为过。有人说,主事是主事,一辈子都不可能做上织造的位子,就算是那样,也比普通的包衣要qiáng太多太多了。
也因为苏和泰后来官越升越快,也是怕女儿在宫里被有心人利用了,竹青才越发的低tiáo,甚至在内务府那边儿,连两人的父女关系都托关系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