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八十年代辣妹子(1)
任大哥跟任二哥去了趟省城,找朱卫国问问,到底有什么打算。可是连朱家的门都没进去。家里的老太太说了,朱卫国已经接了朱母的班,进糖厂做工人去了。不会再回农村去的。而朱家也不会承认原主的身份,边个结婚证都没有,谁知道孩子是谁的。

  朱卫国已经跟厂里车间主任的女儿订了婚,很快就要结婚了。让任家人不要再去找他了。

  任二哥脾气爆,当时就要去厂里揍朱卫国一顿,打也要把他打回去。还是任大哥把他劝住了,他已经快三十岁的人了,什么看不明白,原本朱卫国就是把原主当跳板的,一个根本不在乎她的人,就算找回来,还指望着他能对自家妹子好吗?

  这就么样儿,孩子还没出生呢。原主跟孩子就被抛弃了。

  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普遍不过了。不说哪个村都有吧,镇上也听过那么几例。乡亲除了感叹几句当事人瞎了眼遇到了渣男或是渣女,嘴损一点儿的人说让几句攀高枝摔断腿也就算了。

  个人过个人的日子,还真没谁把这样的事情当是什么wū点。跟那些打离婚的,出轨的什么的,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没了婆家,就只有嫁家了。三个哥哥都已经结了婚了。有三个嫂子加上老娘还有妹妹一大堆人照顾着,小妹妹跟着原主一起住给她做伴儿,除了虎脾气上来了,一直想着等孩子生下来要带着孩子去找朱卫国之外,原主的日子也不算是特别的艰难。

  十九岁生日刚刚过去不到一个月就当妈,女儿生下来,有爹相当于没有爹。除了一间半,家图四壁的小土房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这就是原主的一辈子。

  “行,挺好。”青筝了解了过去之后,稳了稳心神。还行,没什么大不了的。赶上了好时代,她不会过不好的。

  “小筝,醒啦?喝点儿小米粥吧。有没有nǎi呢?”任大嫂端着两个碗进屋来,放在炕沿边儿上,叫着青筝。那两个碗里,一碗是熬得浓稠的小米粥,另一个碗里是四个扒好的煮jī蛋。

  “嫂子,我好多了。nǎi还没有。不过涨得疼。”青筝忍着疼,坐起来。

  “涨啊,那就快下来nǎi了。没事儿,孩子你二嫂给喂过了,饿不着她。快点儿喝粥吧,吃点儿东西就有劲儿了。”大嫂是个爽利人,说话快人快语的。

  “谢嫂子。娘呢?”青筝也不客气,接过粥来,边喝粥边找娘。

  “娘去供销社给你买麻花儿去了,麻花儿下nǎi。”大嫂也不闲着,给孩子换niào布。换下来的niào布,顺手就给洗了,铺在炕上,炕是热炕,niào布放在上面,用不了多久就能烤干了。

  “哦。”

  “吃jī蛋啊,别光喝粥,一碗粥能顶什么。”大嫂看青筝只捧着粥喝,把装jī蛋的碗送到她跟前儿。

  “吃不下了。”按照这边儿的老理儿,做月子的时候,不能吃咸了。粥是白粥,jī蛋也就是水煮蛋,连酱都没有,完全没滋味。干噎,怎么吃得下去。硬咽了两个,青筝就实在吃不下去了。

  “行,吃不下就放着吧。留着晚上再吃。没事儿你先躺着,别急着下炕。我就先回去了,你大哥快回来吃晌饭了,我先回去给他做饭去。”大嫂把碗筷收拾好,就回自己家了。正是春忙的时候,家里人都下地去了。就是为了照顾青筝的月子,才每天留下一个人在家里。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