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裂土分茅
��而皇八女朱徽媞则许配给了李屠。

  三桩婚事传出来后,登时惹得整个朝野哗然,有的说组织不可违,驸马不能掌权做官,有的说皇女公主不能嫁给军汉的,总之是各种反对,不过在朱由校的一力之下,这三桩婚事还是定了下来。

  自那之后,大明的公主地位就变了,不在是青年俊彦碰都不敢碰的倒霉货了,而是成了如同汉唐公主一般的抢手货,毕竟能够当官,还能和皇家攀上亲戚,谁不想啊。

  很快,欢腾的元宵过去,日子来到了正月十六,正旦大朝会。

  这日一早,皇帝祭天,百官簪璎而来,当先前排,乃是一身紫sè的一品高官,帝国宰相,后面,则是一水的朱红sè官服,各个都是部堂大臣,中枢要员。

  混在群臣中的,还有暹罗、真腊、安南等这些朝贡国,在冬至朝会后他们并没有回国,而是留了下来,打算过完正旦大朝会后在回去。

  大明乃是繁华富庶之地,能在这里多待上些时日更好,这些使团并不急着回去。

  “正旦大朝会,开始!”

  一系列的繁琐礼仪仪式后,随着刘若愚尖利的嗓子,大朝会正式开始了。一如既往的,正旦大朝会的开始,就是刘若愚代皇帝发言,宣布一些只能由皇帝来说的事情。

  “圣皇有命,众卿听旨。”道了句开头词后,刘若愚变开始念诵起来。这样庄重的地方,自然用的是骈四俪六的华丽句子,不管他有多么的空洞,但是其庄重和肃穆,却是其他所不能比的。

  百官们都安静的听着,只是,第一条旨意就让他们吓得几乎跳了起来,无他,皇帝宣布,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卿各提升两个品级,为正一品。连着的,便是宣布,明天为天启五年,乃是换届之年,九位内阁大臣,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通都是重新确定。

  这里面任何一件事拿出来都足够轰动了,更不要说两件一起了。不过,皇帝安之若素,刘若愚也毫不停歇,继续的念下去。

  第二件事是关于科举的,三级学校和三级功名考试相互结合起来,将会是以后科举的新行事,而考试内容,除了勘定的儒家经典外,还有诸子百家,自然科学,算术等等一些列的内容,变动之大,让百官都不知道怎么说的好。

  同时,在高中之上设立大学,国子监为一大学,选取勋戚富贵者后人如此读书,另设立太学,选取整个大明高考中优秀者入此就读。至此,大明两所最高学府就此确定下来,在今后的日子中,为大明源源不绝的培养人才。

  在之后,则是关于藩属国的tiáo整,属国者,国君称之为国王,此国王金印,属地者,国君称之为王,赐大王金印。朝会结束后,由礼部向五个属地属国的使节纷纷颁发新的印信,带回国内。

  这些本稀疏平常,但是接下来的旨意,却几乎零所有的大臣都惊叫出生,再也忍不住喧哗起来。

  即日起,恢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赏赐给天下有功臣民,不分文武贵贱,只要功劳够大就行,包括一些发明创造,学问上的突破,文治武功等。而这些爵位,则根据其高低,有世袭次数的限制。

  比如最低等的子爵,则只能传承一次,而最高的公爵,则能传承五代。不过,这些改动,只是令群臣稍稍惊讶,真正惊心动魄的还是在后面,在五等贵爵之上,设置封君,如春秋战国例,裂土分茅,拓土建宗。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