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六章 牛人来斯行
运送,也在各个道路上有着自己的驿站,食宿全包不是问题,安全也有保证。

  这样一来,通过赚取运送的货物和客人的钱财,驿马院就不用每年都要财部划拨公文以及军令的输送费用,说不定到最后还有的赚呢。

  这里面概念对于后世人来说很好理解,无非是邮政、客运、货运的集合罢了,而这里面的利润,只要是后世之人,没有一个是不明白的,别看这是件繁琐的事情,但是一旦做成,里面的利润惊人,而且还把控了最重要的流通渠道,增qiáng了朱由校对民间的掌控能力。

  驿马院掌院来斯行,这人很牛bī啊。朱由校心中暗自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能够根据他定下的邮政体系举一反三的人,在大明那可不多见。当然,对于这个提议,他只是有点意外,但要说到惊讶却算不上,毕竟这是建立在他大修天下道路的基础上,只有驰道、直道都修建好了,来斯行的建议才能用的上。

  不过这样创新程度的奏折,朱由校也不多见。因此,怀着一点期待,他又翻开第二本奏折,这一看,就更加的让他震惊了。

  来斯行的第二本奏折还是关于运输的,货运客运都有,只是运输工具不同了,不是四lún马车,而是海船,还是他作为巡洋舰的本体,飞剪船。

  也不知道这家伙从哪里得来的飞剪船数据,弄懂了每小时十二节航速的含义。他在奏折中侃侃而谈,飞剪船速度之快,远超陆路,故而刻在海边开通航运公司,运货载人,极大便捷南北交通,既能加qiáng帝国对南方的掌控,也能减轻运输成本。

  这些事情其实已经在做了,故而朱由校毫不意外,甚至还有点失望,但是下面的话,却让他震惊的无以复加。

  飞剪船之快,世所罕有,一日之行,快于奔马,且不分昼夜,所及之处,人所无法想象。从京师到云南甘肃等边疆之地,八百里加急也要半月之久,平常出行,更是月余不止,然则,这个时间,飞剪船所能及者在何处?

  吕宋?爪哇?亦或者满刺加?

  有此利器,只需以之开通如今沿海已有之航班,定时定点的派遣飞剪船巡航往复,输送人、物,使之百姓形成海岛如内陆之错觉,岂不海边无数岛屿,尽皆大明疆土。

  如今大明子民岂止亿万,虽现今国土广大,还能容纳,但陛下所思所虑,岂能不为后世子孙计,国土固定而人口无限,如今飞剪船出,正是天赐陛下海外移民之宝地,乃是后世子孙福祉之所在。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望陛下以大明帝国未来计,拓土海外,开疆辟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