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旁观

  “若愚?”朱由校又叫了一声。

  “老奴在。”刘若愚慌忙回过神来,然后迅速的铺开空白的奏本,研磨墨锭。

  随着刘若愚的动作,一丝淡淡的墨香味逐渐在空中弥漫开来,上好的徽墨,气味清香扑鼻,古拙质朴,让人回味悠长。

  朱由校在房间中来回踱着步,思量着自己的言辞。墨水研磨好后,他扔在思考,空气中的气氛渐渐凝滞,有些压抑的让人难受,但谁也不敢出声。

  刘若愚右手执着毛笔,饱蘸浓墨,反复的在砚台中磨蹭蘸洗,梳理着毛笔的笔尖,试图让手中的笔tiáo整到最佳的状态。

  “皇爷爷在上。”暮然,朱由校停住了脚步,缓缓开口说道,“儿臣朱由校顿首百拜。”

  朱由校开口后,刘若愚迅捷的反应过来,大笔一挥,在制式空白的奏章上,急速的写下了一行漂亮的行楷。

  “儿臣尝闻……”轻柔的话语不断的吐出。朱由校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年了,也受过这里的启蒙教育,更加跟随孙承宗读过书,但却依然无法自己执笔写一篇漂亮的古文文章。就连他深思熟虑后的措辞,也很直白。

  好在有刘若愚,这个文采非凡的太监,把握住了他的核心意思后,大胆的添加、修改、润sè,一篇漂亮的文章渐渐成型。

  只是,写着写着,刘若愚的脸sè蓦然惨白起来,大滴大滴的汗珠在他额头涌现,他执笔的胳膊也颤抖起来,最后甚至传染到全身。

  两股颤颤,惊慌无措。

  好在他执笔的手腕依旧稳定无比,尽管手背上的肤sè惨白惨白的,连青筋都冒了出来,也依旧稳当,顺利的将奏本写下去。

  再反观旁边等候的魏忠贤和王承恩两人,他们都表情并不比执笔的刘若愚好多少,随着朱由校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他们心中惊惧之下,也浑身颤抖起来。

  其抖动的幅度比刘若愚要大多了,简直就跟打摆子一样。甚至到了最后,两人胯下一松,湿润温暖的液体顿时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在浸湿了裘裤的同时,也让空气中多出了一丝异样的气味。

  “此皆为儿臣肺腑之言,望皇爷爷思之。”随着朱由校最后一句话出口,通篇奏章完成。

  提笔写完最后一个字后,刘若愚放下毛笔的右手,不可遏制的颤抖起来,甚至产生了阵阵的痉挛。

  qiáng忍着剧痛,他捧着奏本,两膝一软跪倒在地,而后双手高举过头,膝行前进,来到朱由校身前。

  朱由校接过奏本,仔细看了下后,便哈哈一笑,啪的一声合上了奏本,大跨步的走出房间。

  “噗通”一声闷响,完成了自己工作的刘若愚软软的倒在了地上,被奏本内容惊吓到的他,此刻已经没有了一丝力气,连站都站不起来。

  而此时,校场上传来了朱由校还有些不分男女的中性稚嫩嗓音。

  “摆驾,乾清宫!”

  【作者题外话】:求推荐,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