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未雨绸缪
慧闻名的老友看出了些什么,只是却也无法准确的描述出来,只能举了个他们直觉中感觉最为相似的例子。

  叶向高自己也没有看出来,当他得到这些信息后的第一反应也是,莫不是又要出了一个明武宗?但随后,他多年政治生涯培养出来的直觉却告诉他,这个结论不太准确。

  “当早作准备!”在众人沉默的时候,旁边一直沉默的邹元标冒出了一句。这句话一出,与会者心底全都咯噔一下,顿时jing觉起来。对于权力,他们一向如此。

  赵南星的话简单,但其中蕴藏的深意却不简单。简单来说,就是要在潜龙身边安排人手,再深一步,就是让伏在深渊的真龙接受他们的教育,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一点,东林党的人做的可谓是相当的到位,任何有可能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从崇祯登基后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出来,这伙人深得未雨绸缪的jīng髓。

  “附议。”首先同意的,是户部尚书李三才。他是东林党的干将,其才能无人可比,十分生猛。

  “若是诸位信得过我,这事就由我先行筹划,等情况具体了,我们在一起商量商量。”见有人支持,叶向高抚着胡须,幽幽的提议道。

  对于他的提议,众人自然是没有意见。

  “阁老言重了,在下自然是相信阁老的。”

  “对于进卿兄的能力,我自然是佩服的。”

  “台山公无须谦虚,此事自然该你来掌总。”

  一番纷乱后,这场聚会就这么结束了,只有赵南星,李三才,邹元标,在叶向高的眼sè下,不动声sè的落后一步,留了下来。东林党的三巨头两干将,除了巨头之一的顾宪成外,都到齐了。几人相互对视一眼后,都露出丝丝的担忧,此正是多事之秋,明年京察还不知结果如何,而皇太孙现在似乎也不太安分。

  当夜,叶向高的书房灯火通明,一直未熄!等到天刚蒙蒙亮,京师城门一开,便有一骑从首辅宅邸后门出发,出了京师后,直奔安徽无锡而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小小的书房中,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声音虽人稚嫩,却透出了一股普通孩童所没有的沉稳和安静。

  朱由校捧着书,一句一句的跟着曹化淳学习。由于他的学习能力很qiáng,曹化淳也不拘泥,想让他通读三本启蒙书籍,将字认全后,然后再来一一讲解其中的含义,而朱由校也在这一点点的释义当中,慢慢了解古中国的灿烂文化。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深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哪怕他将来是注定的皇帝,但也不能忽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然将来一票大臣争论的时候,你听都听不懂他们说的话。

  在朱由校聚jīng会神的念书时,一个人影正站在外面,透过半开的窗户,静静的注视着他。仔细一看,这个人影不是别人,正是他的便宜爹,皇太子朱常洛。

  朱常洛眼含笑意,满脸的欣慰。他自己没有读到多少书,文化水平不高,是以看到自己儿子这么小就有人教念书,自然欢喜非常。哪怕教的人只是个太监,他也高兴不已。

  他不是个好皇帝,但却是个好父亲。

  站着看了一会,朱常洛就带着满心的欣慰走了。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好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