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等待
慢的平复心中激荡的情绪,缓缓往慈庆门走去,该吃早饭了。
回到慈庆宫,依照礼数,他先是到了太子妃和自己生母处请安,而后又去了父亲夜宿的地方请安,却发现自己这个便宜爹又睡着了。摇头无语之下,他回到了自己的新的住处,开始吃早饭。
额,当然,皇宫里的说法叫进膳。
至于其他的妃子,她们还没有这个资格,让堂堂的皇太孙纡尊降贵的去给她们请安。整个慈庆宫里有这个资格的只有三人,太子,太子妃,生母。
穿过一道小门,走进院子中一看,用熟了的宫女宦官们已经开始忙碌准备着各种洗漱用品,早饭膳食。
“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了。”和整个慈庆宫比,这个处在宫殿东侧的院落并不大,但却完全属于朱由校一个人,在这里他可以无所顾忌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受约束。
这是独居的院落,是昨天刚收拾出来的,就在他说完那番志向之后,万历就让他别室独居,隐隐有独立在慈庆宫中的样子。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旨意,皇宫中没有人敢说个不字,不过是一个时辰,这个院落就整理好了,各种生活用品,宫女宦官居住的地方,都准备齐全。从万历处回到慈庆宫的当天晚上,朱由校就从王才人旁边的宫殿搬了出来,住到这里。
“小爷安好。”刚一走进院子,各种请安问好声就不断传来。朱由校也不看是谁,都一一颔首致意,而后慢慢来到了起居洗漱的地方,一番个人卫生的清理后,他便来到了偏殿,这是他用膳的地方。
早餐很丰盛,包子油条豆浆jī蛋,一样不缺。也许是因为运动的原因,朱由校的饭量很大,此时已经和普通成年人差不多了,才五岁的孩子,吃的就和成年人一样,要是让外面的老百姓看到,还不得打死。
现在就吃这么多,等到了吃穷老子的年纪,一餐还不得吃头牛,这样的娃还要着干嘛,趁早打死算了。
一边吃着早餐,哦不,早膳,朱由校一边胡思乱想着,各种漫无边际的想法在脑袋中一一浮现。他有些庆幸,自己是生在了皇宫之内,虽然目前只能被圈养在这庞大的紫禁城,但物质生活方面,却丰富的很。
若真是穿越到了外面普通老百姓身上,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的下来。一想想那种吃饭没有肉,擦pì股用树叶子、石头的日子,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这种生活太恐怖了,简直不敢想象。
吃完早膳后,朱由校穿着常服,来到了位于自己寝宫西边的书房,开始了另一项无比重要的活动,读书。
哦不,应该说是认字,在外人眼里,已经五岁的太孙殿下还是个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虽然朱由校认识简体字,繁体字连蒙带猜也能认个差不多,但他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各种口头俗语成语还可以说是从小聪慧,从大太监们那里听来的,但没人教就会认字这怎么解释?生活在森严的皇宫中,由不得朱由校不小心。
紫禁城富丽堂皇的表象下,是累累白骨,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宫女宦官在大清早的被运出去,抛到乱葬岗去。光是一个慈庆宫,他就记得已经换了好几个熟面孔了。
从婴儿时期耳濡目染之下,本来有些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朱由校,也学会了城府和谨慎,如同行走在森林中的猎人一样,小心翼翼的jing惕着周围的�
回到慈庆宫,依照礼数,他先是到了太子妃和自己生母处请安,而后又去了父亲夜宿的地方请安,却发现自己这个便宜爹又睡着了。摇头无语之下,他回到了自己的新的住处,开始吃早饭。
额,当然,皇宫里的说法叫进膳。
至于其他的妃子,她们还没有这个资格,让堂堂的皇太孙纡尊降贵的去给她们请安。整个慈庆宫里有这个资格的只有三人,太子,太子妃,生母。
穿过一道小门,走进院子中一看,用熟了的宫女宦官们已经开始忙碌准备着各种洗漱用品,早饭膳食。
“终于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了。”和整个慈庆宫比,这个处在宫殿东侧的院落并不大,但却完全属于朱由校一个人,在这里他可以无所顾忌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受约束。
这是独居的院落,是昨天刚收拾出来的,就在他说完那番志向之后,万历就让他别室独居,隐隐有独立在慈庆宫中的样子。
面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旨意,皇宫中没有人敢说个不字,不过是一个时辰,这个院落就整理好了,各种生活用品,宫女宦官居住的地方,都准备齐全。从万历处回到慈庆宫的当天晚上,朱由校就从王才人旁边的宫殿搬了出来,住到这里。
“小爷安好。”刚一走进院子,各种请安问好声就不断传来。朱由校也不看是谁,都一一颔首致意,而后慢慢来到了起居洗漱的地方,一番个人卫生的清理后,他便来到了偏殿,这是他用膳的地方。
早餐很丰盛,包子油条豆浆jī蛋,一样不缺。也许是因为运动的原因,朱由校的饭量很大,此时已经和普通成年人差不多了,才五岁的孩子,吃的就和成年人一样,要是让外面的老百姓看到,还不得打死。
现在就吃这么多,等到了吃穷老子的年纪,一餐还不得吃头牛,这样的娃还要着干嘛,趁早打死算了。
一边吃着早餐,哦不,早膳,朱由校一边胡思乱想着,各种漫无边际的想法在脑袋中一一浮现。他有些庆幸,自己是生在了皇宫之内,虽然目前只能被圈养在这庞大的紫禁城,但物质生活方面,却丰富的很。
若真是穿越到了外面普通老百姓身上,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的下来。一想想那种吃饭没有肉,擦pì股用树叶子、石头的日子,他就有些不寒而栗。
这种生活太恐怖了,简直不敢想象。
吃完早膳后,朱由校穿着常服,来到了位于自己寝宫西边的书房,开始了另一项无比重要的活动,读书。
哦不,应该说是认字,在外人眼里,已经五岁的太孙殿下还是个文盲,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虽然朱由校认识简体字,繁体字连蒙带猜也能认个差不多,但他却从来没有表现出来过。
各种口头俗语成语还可以说是从小聪慧,从大太监们那里听来的,但没人教就会认字这怎么解释?生活在森严的皇宫中,由不得朱由校不小心。
紫禁城富丽堂皇的表象下,是累累白骨,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宫女宦官在大清早的被运出去,抛到乱葬岗去。光是一个慈庆宫,他就记得已经换了好几个熟面孔了。
从婴儿时期耳濡目染之下,本来有些大大咧咧、心直口快的朱由校,也学会了城府和谨慎,如同行走在森林中的猎人一样,小心翼翼的jing惕着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