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24.结婚
��是断层将近十年的高考大学生。她也不会做生意,在不确定写小说和画漫画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时,最好还是有份稳定工作。而且大学的环境比较适合她,她混不了社会的,这点姜可可很有自知之明。
至于文理,姜可可决定按照后世她选择的来,文科。这一届的高考也分文理,其中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理化。考试科目数量一样,没有外语,除非报考外语专业才要加试一门。这一点就只有这一届才这么安排,78年起外语科目也被列入了必考科目之中。1
所以总得算起来,这一届考试还算轻松,不用多学一科。要是国家要求必考外语,语种还是建国以来流行的俄语的话,那姜可可是要抓瞎了,她可半点不会俄语。
确定好方向后,姜可可还是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买了下来,起码数学能看一看。至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就要到废品回收站去了,书店没有卖这教材。
不过结账的时候书店姑娘看到她买《数理化自学丛书》多问了句,得知还想继续学习时,表示可以把自己的教材借给她。
“小学到初中的教材我都有好好留着,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借给你看的。”书店姑娘也不知为何今天如此热心肠,她对今天的姜可可莫名生出好感,好好珍惜起来的教材也说借就借了。
姜可可也挺意外的,不过没有接受,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谢谢,但是我不太方便拿那么多。”她扬了下自己缠着纱布的手。
这也是委婉的拒绝了,书店姑娘听出来了,没有强求也没有不高兴,突兀地借陌生人东西也不是很方面,是她有点唐突,笑了笑,“那没事。”
最后两人交换了下姓名,算是正式的初步认识了。
姜可可把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和几本杂志抱在臂弯里,走出书店门并往废品回收站而去,然而在还没去到废品回收站,就看见江寄余快速冲了过来。
而穿书过来的姜可可搜寻原主的记忆,发现这位原著女主跟书中描写性格还是有点出入的,比如刚开始下乡的原身其实并没有对女主使坏,但女主却不动声色地将她的名声弄差,还挑拨她跟江寄余的关系,包括告诉她‘娃娃亲’和江寄余与牛棚莫教授夫妇的关系,说是化被动为主动,不让其他人被原身蒙蔽,像上辈子那样明明很懒脾气不好还能糊弄的村民觉得她努力上进,也是让江寄余看清姜可可的面目,以后不要给她做备胎,嫁给别人了还帮扶她。
但是女主却没想过,她这样拾掇姜可可和江寄余对上会有什么后果,现在是七七年,名义上十年动荡已经结束,但实际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还是在七八年,农村人对住牛棚的坏分子依旧是很严格的,但凡扯上点关系,基本都会被划为一份子。
江寄余到这地点下乡是为了暗中照顾他的外祖父母,若是让村民知道他跟外祖父母的关系,别说照顾,就是他自己都自身难保。
姜可可还记得原著读者说过关于江寄余成为反派的原因,就是当初原身将这消息散播出来,所有的村民和知青都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是谁给举报到镇上革委会去,革委会来人给江寄余关到小黑屋审核,还将莫教授夫妇再次拉出来游村批斗,经此一遭,本来身体不好的莫教授夫妇更是大病一场,后来早早去世了。而江寄余更是从此黑化,心底的善良都被磨灭,以后更是迁怒女主,给女主发家致富的路上添了不少麻烦,好几次都差点出事。
&e
至于文理,姜可可决定按照后世她选择的来,文科。这一届的高考也分文理,其中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史地;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政治、理化。考试科目数量一样,没有外语,除非报考外语专业才要加试一门。这一点就只有这一届才这么安排,78年起外语科目也被列入了必考科目之中。1
所以总得算起来,这一届考试还算轻松,不用多学一科。要是国家要求必考外语,语种还是建国以来流行的俄语的话,那姜可可是要抓瞎了,她可半点不会俄语。
确定好方向后,姜可可还是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买了下来,起码数学能看一看。至于政治历史和地理,这就要到废品回收站去了,书店没有卖这教材。
不过结账的时候书店姑娘看到她买《数理化自学丛书》多问了句,得知还想继续学习时,表示可以把自己的教材借给她。
“小学到初中的教材我都有好好留着,你不介意的话我可以借给你看的。”书店姑娘也不知为何今天如此热心肠,她对今天的姜可可莫名生出好感,好好珍惜起来的教材也说借就借了。
姜可可也挺意外的,不过没有接受,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感谢,“谢谢,但是我不太方便拿那么多。”她扬了下自己缠着纱布的手。
这也是委婉的拒绝了,书店姑娘听出来了,没有强求也没有不高兴,突兀地借陌生人东西也不是很方面,是她有点唐突,笑了笑,“那没事。”
最后两人交换了下姓名,算是正式的初步认识了。
姜可可把一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和几本杂志抱在臂弯里,走出书店门并往废品回收站而去,然而在还没去到废品回收站,就看见江寄余快速冲了过来。
而穿书过来的姜可可搜寻原主的记忆,发现这位原著女主跟书中描写性格还是有点出入的,比如刚开始下乡的原身其实并没有对女主使坏,但女主却不动声色地将她的名声弄差,还挑拨她跟江寄余的关系,包括告诉她‘娃娃亲’和江寄余与牛棚莫教授夫妇的关系,说是化被动为主动,不让其他人被原身蒙蔽,像上辈子那样明明很懒脾气不好还能糊弄的村民觉得她努力上进,也是让江寄余看清姜可可的面目,以后不要给她做备胎,嫁给别人了还帮扶她。
但是女主却没想过,她这样拾掇姜可可和江寄余对上会有什么后果,现在是七七年,名义上十年动荡已经结束,但实际上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还是在七八年,农村人对住牛棚的坏分子依旧是很严格的,但凡扯上点关系,基本都会被划为一份子。
江寄余到这地点下乡是为了暗中照顾他的外祖父母,若是让村民知道他跟外祖父母的关系,别说照顾,就是他自己都自身难保。
姜可可还记得原著读者说过关于江寄余成为反派的原因,就是当初原身将这消息散播出来,所有的村民和知青都知道这个消息后,不知是谁给举报到镇上革委会去,革委会来人给江寄余关到小黑屋审核,还将莫教授夫妇再次拉出来游村批斗,经此一遭,本来身体不好的莫教授夫妇更是大病一场,后来早早去世了。而江寄余更是从此黑化,心底的善良都被磨灭,以后更是迁怒女主,给女主发家致富的路上添了不少麻烦,好几次都差点出事。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