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一斗李世民
�。

  贞观朝是三省六部制,一道正式诏书需由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六部执行。

  李世民这一道亲笔手谕在马周那里实际作用不大。

  果然,马周没有接李世民的手谕,而是拱手一拜道:“启奏陛下,如今太子殿下监国,太子殿下正好在洛阳,不如召太子殿下和在洛阳的大臣一起来行在商议,由东宫下旨御驾亲征如何?”

  李世民知道马周不支持他御驾亲征,不会帮他糊弄大臣,放下刚写好的手谕,怒声道:“承乾自然是支持朕御驾亲征的,你去传旨吧。”

  “臣遵旨!”马周行一礼缓缓退出。

  ------------------------

  第二日,洛阳行在。

  李世民召集在洛阳的六品以上官员议事,李承乾做为监国太子特设宝座坐在李世民旁边。

  百官行礼毕,李世民没有直接宣布此事,而是以询问的口吻,问李承乾。

  “承乾,眼下到了灭高句丽的关键时候,朕欲命你继续监国,朕要御驾亲征高句丽,你以为如何?”

  “父皇稍等,容儿臣问一问师傅们。”李承乾声音温和地道。

  李世民脸色顿时阴沉起来。

  李承乾则作出温恭有礼的样子,起身朝高季辅略施一礼道:“高先生,请您为孤王解惑。”

  高季辅闻言简直如吃了人参果一样,两眼放光地整整衣冠,郑重回礼道:“太子殿下敏而好学,所发问又正是为君治国之要道,臣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到这里高季辅朝李世民行一礼,然后字斟句酌道:“太子殿下:陛下乃是一代英主,圣明天子,治理天下一十八载,天下海清河宴,百姓安乐。顾盼之间则四夷折服,万国来朝,声威之盛覆天载地,无所能及。

  今欲渡海远征辽东小夷,若是指期克敌,一战而灭高句丽,还算不失威名。

  万一军锋受挫,伤威损望,更兴忿师,则安危难测矣。臣以为既然李尚书和苏将军已能克敌,可稍增其军力,令其继续东征即可。”

  高季辅这话说的很明白,李世民现在在国内外的威望很高,要用他镇慑国内外的敌人。

  如果李世民在高句丽吃了败仗,威望受损,大唐内外的敌人必然伺机作乱。

  若是李世民因此如隋炀帝一样兴起大军伐高句丽,整个大唐都将很危险。

  李承乾听了脸上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道:“照高先生这么说,父皇不宜亲征。”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在他面前演戏,几乎要被气炸,怒哼一声道:“你是监国太子,有什么话就直接对朕说,何须如此作态?”

  李承乾连忙起身作揖,面色惶恐道:“儿臣若有不当,父皇教训就是,何故动雷霆之怒,损伤身体呢?”

  说罢就站在当中,作出无辜的样子。

  李世民气的胸口起伏,看着李承乾一时说不出话来。

  “启奏陛下,御驾亲征乃是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太子殿下仔细询问师傅也是应该的。”刘祥道走出来一板一眼地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