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战国第一猛将
  而借势这种事儿,是急不来的,即便斯内克并不擅长智谋,但毕竟到现在也活了1500多年了,所谓活久见,脑袋瓜子也肯定超过一般“智者”不止一筹了。

  所以在研究了倭国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后,斯内克便迅速得出了一个结论:想凭借其他大名,跟已经起势的织田刚正面,胜算极低,甚至可以说是毫无胜算。

  而基于对倭人的了解,斯内克迅速制定出了最恰当的计划: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xué,所有qiáng势集团,反而最容易从内部瓦解,尤其是倭人那种狭隘的性格。

  简单说,在斯内克看来,倭人具有狼性,也就是说在实力qiáng劲的头狼统治下,下面的狼群即便再qiáng壮,只要壮不过头狼,那么他们就会秉持臣服的态度,甚至逆来顺受,流放、切腹都是头狼一呲牙的事儿。

  但如果让他们觉得,头狼不咋地,或是说带领他们的方向是条死路,亦或是让某些qiáng壮的成年狼,认为自己已经有了挑战头狼的资本,那么,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撕咬一通!

  也就是说,表面上倭国讲究武士道,又什么效忠天皇、效忠家主的,但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露出獠牙,以下犯上甚至取而代之的事儿,他们绝对没少干,所以撩拨他们谋反这事儿,还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斯内克经过jīng心挑选,选中了两个人。

  一是明智光秀,因为光秀手握兵权,是信长“山**军团”的总大将,但他却不是信长的嫡系,他是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昭的手下,最初归顺织田家,也是由于足利义昭的命令,只是由于才干,被信长看中从而提拔了上来。

  但后来,信长却以下犯上,流放了身为“征夷大将军”的足利义昭,这件事,甚至一度让光秀很是惶恐与不满,只是信长不知什么缘故,也许是太过自大,并没有让光秀跟着吃挂落,依旧重用他。

  简单说就是明智光秀并非嫡系,而且对信长心存芥蒂,想忽悠他造反,要比忽悠别人容易些。

  第二个,则是同样手握兵权,身为信长麾下“五大军团”之一的“山阳道军团”的总大将,羽柴秀吉了。

  选择秀吉的原因,则是因为出身,因为秀吉出身平民,而不是武士,所以即便才干一流,依旧被几个老资格的家老,比如柴田胜家之类的所看不起。

  而能从一介平民爬到现在这种位置的,必定是个枭雄,常年的忍辱负重,即便信长对他有知遇之恩,但斯内克认定,这个至今还被信长戏称为“猴子”的男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撕咬主家一番的……

  与光秀的接洽十分顺利,在展现了自己“不死”的能力,以及分析了信长身边近侍源虎若的所作所为之后……光秀立刻便接受了他的说辞。

  当然,光秀能这么快接受,也源自于当时正好发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光秀由于“四国的征讨策略”,受到了信长的训斥。

  织田家对于四国的征讨,本来是光秀负责的,起初光秀议定的策略,是拉拢长宗我部家,以劝降、绥靖政策为主,给长宗我部家极大的自治权,说白了就是让长宗我部名义上臣服于信长,信长可以征tiáo他们出兵打仗,但织田家不干涉他们治下的内政,而最初这个战略,是受到信长肯定的。

  可就当光秀刚通过姻亲关系,与长宗我部家达成协议时,信长突然变卦了,理由是采用光秀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