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心愿
��总要继续,一天不死要吃饭,两天不死要穿衣,活着有时候只能是为了吃饱穿暖,能找到一些为数不多乐子的人生,就是最完美的人生了。至少,在王成才的人生观里,完美人生就是这么简单。所以,回老家处理完马琴的后事,挥霍完了或公或私的那些善款之后,他又回到了祁城。

  对于真凶是曾经的挑子,他一点都不惊讶,甚至,早在马琴被杀的时候,他就有知道是谁的感觉,只是,他不愿意说出去,真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何必呢?只要他没打算杀自己,谁死谁活该,如马琴,早死早托生,下一辈子还是别做人了,做人累,做人苦,批一张人皮不做人事更苦。有时候,他会想,自己为何不是吴伟军,亲手弄死马琴会不会很快乐?

  干了十几年瓦匠活,王成才对自己的手艺还是相当自信的,最妙的是,钟老板又开始咸鱼翻身,重新创业了,这也就意味着,相当长世间内,他不需要为找活操心,只用每天跟着大家完成工程量,等着钟哥把血汗钱发下来,或山吃海喝,或小赌怡情,至于别人嘛,还有个生理需要,那是很花钱的事情,老王没有那需要,即使是有,也有心无力,能节省不少钱出来。所以,开工初期那段钱紧张的时候,老王是唯一一个没有逼着钟老板要工钱的。

  人其实都很现实,哪怕是威望高到钟立新那样,压工资世间一旦超过了大家的承受底线,还是会被围堵,好在,很多老人都相信钟哥,闹事的也在他不知道又从什么地方“淘”出的一些钱支应下逐渐安稳下来,材料市场主体大致完工的时候,兄弟建安公司总算是有惊无险的站住了脚,现在,钟哥答应的主体完全部结算,已经付诸实施。老人们在工资条上签字的时候,少不了骂几句有些人的眼皮子薄。眼皮子薄的这些人当然还能找到那些因为更薄而离开了建安公司的人们。大家扯着淡,但都是一脸满意。

  拿到钱,拖家带口的需要存钱,寄钱,快乐的单身汉们则第一时间就去钻巷巷了,老王当然是凑办公室去喝酒,在钟老板那里,没有谁比谁高半头,工人们跟建安公司的“领导”们完全可以一起喝酒,胡闹,只是,除了老王这样的老人,其他的,都好像有种天然的隔阂一般。

  果然,钟老板,小西藏,德哥,色皮,长毛以及大厨两口子已经弄好了菜,老王是那种绝不扣索的人,兜兜里没有也就算了,只要有,从不在乎。来得正是时候,手里提的一箱“十年”也足够档次。

  被人重视,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坐下之后,王成才才知道即使他不来,钟哥也准备打发色皮去请他,这两个多月,如老王这样的大工,每人都拿到了一万多的工资,钟哥需要重新接一份活,因为材料市场接下来的装修活,这里大多数人都会“失业”,他需要给弟兄们找到合适的生计。老人们把工资暂时集中一下借给钟哥是一种互利共赢的买卖,尤其是,大家都很明白,钟哥是不会白白用大家钱的。当然,这种事情,需要一个中间人,老王是最合适的。

  “哥,咱们现在资金充足,我咋就不懂了”看着老王歪歪斜斜的出去,冯海峰迫不及待说出了心里话。

  “呵呵,小西藏,这是钟哥回报这些老人的一点小心愿,咱们哥不敢办啥事都让人佩服”德哥接过了话头。

  钟立新没有再接话,脸上一股平淡而满足的笑容,掏出电话,拨了号码,笑意逐渐凝结在微胖的脸上......

  ......

  气氛很压抑,每次都是这个样子,大家又不得不每次都来陪着汪明礼,桑红蕾失踪了这么久,他已经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