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决定性的一票
�说要去西郊大营,只怕是那边有些变动。将我骗到皇后这儿,只怕是因为皇后这儿比别处都要更加安全。”
皇后听了,倒也点头:“临川王考虑事情向来甚为周全,你便不要着急,安心在这儿等候便是。”
玲珑心中忐忑,却不知肖璃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想起他曾对自己说,身为武将的女人,难免出生入死,虽是早有了心理准备,事到临头也还是会坐立不安。
与皇后聊些宫中之事,倒也略略地分了心。说到册立太子,又依旧是僵持不下的局面。
“这太子早晚要立,只是如今我与朝臣们意见不一。虽未闹僵,彼此却也各执己见。”
“我听王爷也略说过,皇后放心,我们王爷总是站在您这边的。”玲珑宽慰她,顺便赶紧地表态。
皇后甚是高兴,拍了拍玲珑的手背:“幸好有你。只是,此事对你们来讲,也不知是福是祸。自古夺嫡,总是成王败寇,若最后并未能遂我们之愿,只怕将来会有后患。”
这话,玲珑何尝不知。站队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册立太子一事上的站队,万一站错了队,便是永远的敌对方。等对方上台,很有可能遭受无尽的报复。
玲珑道:“皇后,王爷有自己的想法。倒不是玲珑所能左右。他之所以不支持大皇子,是因为大皇子身后,另有牵扯不清的各方利益……”她勇敢地抬眼望着皇后,“下面我要说的,是大逆不道之言,皇后听听就算。”
“你我一母同胞,还用说这个么。”皇后道。
“皇上若长命百岁,自然好。可万一大皇子日后要作个幼年皇帝,一是身体太弱,二是各方利益集团必然纷纷插手,朝局难免动荡。相对来说,二皇子身世清白,二皇子的母妃又深居简出,从不与朝臣有任何来往,即便是日后老臣们辅政,也更加容易理顺关系。”
玲珑说完,深知自己十分大胆。虽然肖璃的确是这么对她说的,却不知他是否曾这样对皇后说过。
半晌,皇后思忖过来:“临川王所虑甚是,可惜,那些老臣们并不这么想。”
“若一直争执不下,最后谁说了算,是不是皇上?”玲珑喜欢直接知道最坏的后果。
皇后笑了笑,却笑得沉重:“皇上是可以说服的……”
玲珑明白了,皇上基本已成傀儡,倒已不足为惧:“那是中书省商议么?”
皇后点点头:“中书省商议后提名人选,自然也是要尊重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如今已经很明了,中书省却至今那不出个人选来。”
“不是说各执一词么,怎么会还出不了人选?”玲珑奇怪道。
“李相国、景尚书、季大人,此三人倾向大皇子;临川王与王大人倾向二皇子,另有信王与顾大人,至今未表态。其中又尤以信王的意见为最重。顾大人应该是要等着信王的意见出来,再作定夺。”
玲珑笑道:“如此说来,如今两票对三票,岂不是最后信王选择谁,谁就胜出?”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皇后道。
“唉,以往信王跟皇后情同母子,这事儿怎么就迟迟不表态了。是不是因为景尚书是他岳父,所以这事就不好办了。”玲珑说起信王,还难免有些不自在。
皇后听了,倒也点头:“临川王考虑事情向来甚为周全,你便不要着急,安心在这儿等候便是。”
玲珑心中忐忑,却不知肖璃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想起他曾对自己说,身为武将的女人,难免出生入死,虽是早有了心理准备,事到临头也还是会坐立不安。
与皇后聊些宫中之事,倒也略略地分了心。说到册立太子,又依旧是僵持不下的局面。
“这太子早晚要立,只是如今我与朝臣们意见不一。虽未闹僵,彼此却也各执己见。”
“我听王爷也略说过,皇后放心,我们王爷总是站在您这边的。”玲珑宽慰她,顺便赶紧地表态。
皇后甚是高兴,拍了拍玲珑的手背:“幸好有你。只是,此事对你们来讲,也不知是福是祸。自古夺嫡,总是成王败寇,若最后并未能遂我们之愿,只怕将来会有后患。”
这话,玲珑何尝不知。站队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册立太子一事上的站队,万一站错了队,便是永远的敌对方。等对方上台,很有可能遭受无尽的报复。
玲珑道:“皇后,王爷有自己的想法。倒不是玲珑所能左右。他之所以不支持大皇子,是因为大皇子身后,另有牵扯不清的各方利益……”她勇敢地抬眼望着皇后,“下面我要说的,是大逆不道之言,皇后听听就算。”
“你我一母同胞,还用说这个么。”皇后道。
“皇上若长命百岁,自然好。可万一大皇子日后要作个幼年皇帝,一是身体太弱,二是各方利益集团必然纷纷插手,朝局难免动荡。相对来说,二皇子身世清白,二皇子的母妃又深居简出,从不与朝臣有任何来往,即便是日后老臣们辅政,也更加容易理顺关系。”
玲珑说完,深知自己十分大胆。虽然肖璃的确是这么对她说的,却不知他是否曾这样对皇后说过。
半晌,皇后思忖过来:“临川王所虑甚是,可惜,那些老臣们并不这么想。”
“若一直争执不下,最后谁说了算,是不是皇上?”玲珑喜欢直接知道最坏的后果。
皇后笑了笑,却笑得沉重:“皇上是可以说服的……”
玲珑明白了,皇上基本已成傀儡,倒已不足为惧:“那是中书省商议么?”
皇后点点头:“中书省商议后提名人选,自然也是要尊重我的意见。我的意见如今已经很明了,中书省却至今那不出个人选来。”
“不是说各执一词么,怎么会还出不了人选?”玲珑奇怪道。
“李相国、景尚书、季大人,此三人倾向大皇子;临川王与王大人倾向二皇子,另有信王与顾大人,至今未表态。其中又尤以信王的意见为最重。顾大人应该是要等着信王的意见出来,再作定夺。”
玲珑笑道:“如此说来,如今两票对三票,岂不是最后信王选择谁,谁就胜出?”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皇后道。
“唉,以往信王跟皇后情同母子,这事儿怎么就迟迟不表态了。是不是因为景尚书是他岳父,所以这事就不好办了。”玲珑说起信王,还难免有些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