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0章 唯一事例
  你为了收拾这个局面,得罪了多少人啊!

  可老百姓却不知道这些内幕,他们也不知道国库已经被那些黑了心的人掏空了。

  他们更不会知道,国家已到了既救不起灾,也打不了仗的程度了。

  皇兄您为此耗费了多少心思,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

  您累坏了,可这些墨吏却只会咬人。

  他们咬人一口,就能入骨三分呐!

  因为他们在忌恨你,你一道旨意颁下,就堵死了他们的发财之路............

  爱新觉罗·允祥。

  看完这封信,四爷眼里一片猩红。

  握着信的手背,青筋暴起,似乎在隐忍着什么情绪。

  他就那么坐在那,浑身散发着淡淡冷漠气息,以及一种孤独的感觉。

  这个傻十三,哪有这样写遗言的。

  通篇除了安慰他这个皇兄,不要被那些读书人所影响,就没别的了。

  四爷叹了一口气,抬头重重地闭上了眼眸。

  那个在他登基前,无怨无悔辅佐他的十三。

  即便这么一封亲笔遗言摆在他面前,他都不敢相信十三病逝的消息。

  那个曾经千军万马于前,与他并肩而立,同生共死的兄弟。

  即使面对皇考的盛怒,也能心甘情愿的对他说,说他不是“帮”他做事,而是“为”他做事的兄弟,也因此被皇考囚禁在宁古塔,加重了腿疾......

  这一日,四爷盯着那封只有一页的遗言,看了好久好久......

  直到夜里,烛火照映着他孤独的身影,他还是盯着那封信。

  自打这日起,四爷将自个关在养心殿,十日未上朝。

  若音知道后,并没有去养心殿。

  因为她知道,每个人都有想要独自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

  这是四爷在缅怀十三爷,她不该掺合。

  等四爷什么时候愿意从缅怀中走出来了,她再去陪伴他。

  同时她也在想,四爷对读书人这么严格,难怪在那些历史上,读书人把他名声写那么臭。

  五月二十六日,四爷推开养心殿的门。

  俊朗的脸上,一脸沧桑憔悴。

  深邃的墨瞳没有焦距,面上淡漠。

  男人薄唇轻启,声音沙哑地道:“爱新觉罗·允祥,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将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

  四爷登基后,别的兄弟避讳他,都将名字改了。

  虽然四爷一直说十三爷不必避讳他的名字。

  但十三爷生前一直小心翼翼,还是和别的兄弟们一样,将“胤”字改为“允”字。

  如今四爷又将十三爷的名字改回胤祥,这是大清朝臣子不避讳帝王的唯一事例!

  闷在养心殿几�